312國道唐河段數千棵樹“被讓路”
□本報記者高勇本報通訊員山川
在第43個植樹節日前后,在312國道唐河段境內,在眾目睽睽之下,數千棵刺柏被鋸斷或被從根部斬斷。
“今天是第43個植樹節,舉國上下都在植樹造林、綠化祖國,而在312國道唐河縣境內的唐方路口至桐寨鋪路段,就因為要拓寬改造道路,有人竟大肆毀壞道路兩旁的刺柏樹,請你們及時前來進行監督。”
3月12日下午,南陽一位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并發來電子郵件,向本報舉報。3月13日一大早,記者隨即趕赴唐河縣進行采訪。
15時10分左右,記者來到唐河縣桐寨鋪路段,但見路旁裸露著的刺柏樹茬特別刺眼,一位老人正在整理刺柏樹枝往回拉。到唐河縣地方稅務局桐寨鋪中心稅務所附近,有六七個人正在鋸樹,一棵棵刺柏都被鋸斷并被拉走。附近一位刁姓村民告訴記者,312國道修了十幾年了,刺柏樹也都是十幾年樹齡的了。
15時40分左右,到了梁莊移民新村附近,幾位群眾正在揮鎬挖樹,不到5分鐘,一棵棵造型頗好的刺柏被挖了出來,并裝車運走。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記者發現幾位群眾起出了6棵刺柏,都拉回到路西的移民新村里。
隨后,記者又驅車往南到唐河城郊朱莊,在來回的兩個多小時里,記者見到,道路兩旁被斬斷刺柏樹茬十分扎眼,被鋸斷的刺柏丟棄在路旁更讓人心痛。
針對這樣的毀樹行為,第二天,記者聯系了南陽市相關部門。南陽市公路管理局辦公室的同志讓找市局養護科,養護科讓找工程科,而工程科的電話一直無人接。后來,辦公室的同志提供了唐河縣公路管理局辦公室孟清周主任的手機號碼,而孟主任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這個項目是國家二級公路改建成一級公路,路基要加寬20多米,通過政府招投標建設,國資委辦有手續,處置資金歸國家所有。并稱市局下有文件,能移栽的移栽。市公路局是業主,應找市公路局。
在以后的三天里,幾次三番的和孟主任聯系,孟主任講,就是這情況,路段是南陽一家單位招投標,只是這段公路在唐河縣境內。刺柏不好移活。綠化不要大苗要小苗,認為很不易移栽,考慮投入還不如栽小苗。
3月23日,記者在唐河見到了孟主任,孟主任給記者提供了一份《情況說明》稱:“312國道唐河過境改建工程是經交通部規劃發(2011)159號文件批準,2011年南陽列入省廳、局年度投資計劃的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建設項目,原有二級公路改造升級為一級公路,由于原路基需加寬24.5米,故兩側路樹必須進行處置,確保路基寬度。
按上級要求,我們將公路兩側適宜移植的女貞、百日紅、廣玉蘭等近7500株(墩)分別移植到S240和S335線的太山、城關和大朱崗道班;對該路段近年補植的年限較少、樹形較小、易于移植成活的刺柏同時進行了移植;對1994年種植的樹齡達17年,樹高在3米左右,樹冠1~2米,移植成本太高,且成活率極低的刺柏,因確不適宜移栽,按更新方案處置。待該路段公路改建竣工后,按新設計要求進行更高標準公路綠化。”
單從這份說明上看,上述說法看似都合情合理。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此處的投入是國家投入,而工程的實施者卻是當地有關部門,“費事”的當然也是當地有關部門,節約資金卻歸國家所有。如今,當地有關部門是省了事,省了時。但事實是,在植樹節當天和植樹節前后,數千棵刺柏在短短的幾天內毀于一旦,只有極少的幾棵被當地群眾移走,如此“更新”著實讓人痛心。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以一棵成樹100元左右的市場價格粗略估算,數千棵樹的砍伐就給國家造成了數十萬元的經濟損失,而且在當地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針對大苗不好成活的說法,有關專家給出的說法是,刺柏移植、運輸可在春、秋季,以春季2-3月最好,移栽大苗須帶土團。栽后澆透水,刺柏對肥、水要求不嚴,一般情況下不施肥、不澆水也能生長良好。
直到3月23日14時許,記者再次經過312國道唐河桐寨鋪路段時,發現被鋸的一些樹茬多被挖出。特別是到了趙莊南邊,樹茬依然裸露,一路走來的村莊和312國道道路兩旁,不時見有成堆成堆的刺柏枝杈,梁莊移民新村內尤多。
而同樣是在312國道,同樣的擴建改造工程,3月23日下午,記者在312國道南陽市宛城區漢冢鄉段所見到的,卻是挖土機在轟鳴中歡唱著起樹移栽、植樹造林“之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