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博愛縣孝敬鎮徐莊村農民在鋪設節水地埋管。
評論
省委政研室社會處處長王民選
水是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社會民生、中原崛起、河南振興。
上善若水。2011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我省增加、籌集和吸引資金,落實到位了;落實“三條紅線”、“四項制度”,我們做到了;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我們走出了河南特色水利發展道路。
智者樂水。省委省政府對水利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前所未有,注重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促進了流域與區域、城市與農村水利協調發展。水利服務體系在創新中完善,基層水利服務組織在扶持中壯大,庫區移民模式得到了國務院高度肯定。
水能載舟。我省瞄準“短板”,系統規劃,民生水利扎實推進;堅持人水和諧,合理開發,有效保護了水資源;堅持政府主導,財政保障,政府社會協同治水興水的合力初步形成;堅持改革創新,不斷破解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電井灌溉工程降低了種植成本,病險水庫加固工程降低了災害系數,飲水安全工程提高了健康指數,“兩?!惫こ淘黾恿松鷳B美的倍數……一系列惠民富民的招數,群眾心里有數,對黨和政府更加擁護。(記者 楊遠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