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場及時雨呀,這場雨給夏糧增收打了基礎。”4月22日,一場久違的春雨遍灑沙澧大地,舞陽縣蓮花鎮包莊村泥河洼16萬畝種植示范區內的一塊麥田旁,該縣農開辦主任周瑞峰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周瑞峰介紹,今年以來,示范區內降雨較少,麥苗拔節期處于中度干旱,這場春雨有效地緩解了旱情。“這次雨過后,如果沒有連續降雨,今年夏糧豐收在望。”
同樣高興的還有包莊村的種糧大戶包國會,他不僅因為這場久盼而來的雨水高興,更主要的是,在他承包的3000畝地頭,縣電業
局的職工正在架設兩個10千伏的變壓器,并將地埋管線與田間近60口機井連接,不久就可以實現“刷卡”澆地。
根據項目規劃,泥河洼16萬畝種植示范區被分為99個臺區,每個臺區將安裝一個10千伏的變壓器,這將有效減少當地種植戶的投入,增加每畝地的產出。
整合縣供電項目資金進行“大電”改造,只是舞陽縣農開辦實施諸多項目中的一個縮影。而該縣實施的所有涉農項目,均融入到了漯河市以項目建設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大盤”之中。
今年初,在漯河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該市確定了以“三農”項目建設年活動為抓手,
抓好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抓好示范園區建設、高標準糧田建設和農業產業集群培育。這為全市農業發展定下了基調。
對此,漯河市財政局局長馬改民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市財政局將不斷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大力支持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糧田建設,確保各個項目順利推進。
為進一步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漯河市還專門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農業局局長呂孟奇告訴記者,目前,漯河市已科學編制了《漯河市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規劃》,啟動實施了
“3456”高標準糧田建設工程,規劃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3個十萬畝方、40個萬畝方、500個千畝方、6000個百畝方,集中打造200萬畝左右高標準糧田。
“今年全市要在3個10萬畝方內完成12.3萬畝的建設任務,同時完成7個萬畝方、76個千畝方、835個百畝方的建設任務。”漯河市委常委、副市長劉瑞紅告訴記者,全市各級相關部門均已制定了工作臺賬,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市里也將積極整合小農水重點縣、新增糧食千億斤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方面的項目資金,集中向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區投放。(記者 仵樹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