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滑縣老店鎮東馬莊村瑞令農資服務合作社兩名社員正在萬畝高產示范方內,用生物農藥統一防治小麥病蟲害。
“多虧了農技人員到我家地里現場給看了看,還給現場指導了吸漿蟲的辨認和防治,不然今年小麥收成就得減產了。”正在地里澆麥的滑縣西雙營村村民劉孟昭感激地說。
眼下,小麥已進入拔節期,是籽粒形成和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滑縣積極組織百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開展苗情、墑情、病蟲“三情”調查,制訂完善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方案,手把手、面對面地為農民群眾講解小麥中后期管理技術,為夏糧豐產打牢基礎。
“現在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時期,我們堅持3天一次定點調查,7天一次普查,切實抓好小麥條銹病、麥蚜、吸漿蟲、赤霉病等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工作,嚴密監視病蟲發展動態,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實現‘蟲口奪糧’。”縣農技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李國昌向記者介紹說。
針對當前墑情,農技人員還指導農民落實抗旱澆水施肥措施,促進苗情轉化和小麥正常生長發育,增大穗、增粒重,提高單產水平。目前,全縣178.3萬畝小麥豐產基礎良好。(張亞衛 畢興世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