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是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是洛寧萬世不竭的寶貴財富,是助推洛寧發展的第一動力。”洛寧縣委書記孫君奎的話擲地有聲,我們沒法跟其他發達縣(市)比財政收入,但我們可以比青山綠水,比森林覆蓋率,比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2009年以來,洛寧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53萬畝,造林面積連續4年居河南省各縣(區)首位。實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以后,全縣平均每年新增人工林13.25萬畝。
如今的洛寧縣,綠水青山,植被茂密,果園遍布,林木覆蓋率達60%,林業經濟占農民全年人均收入的40%。2013年,洛寧縣將堅持“生態立縣”,突出抓好林業生態建設,高標準、高質量造林綠化,著力打造美麗洛寧。
持續深入搞好生態觀光園建設。近年來,洛寧縣堅持“三篇文章一起做”,大力實施“三個千畝”工程,在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千畝林、千畝果、千畝園。2013年每個鄉鎮至少要新開辟一個千畝以上生態觀光園,每個生態觀光園按照“九個一”標準,充分融合生態、文化、旅游等元素全面規劃和建設,力爭3年至5年內在全縣建設100個特色生態觀光園。
持續加強以造林綠化為主體的生態建設。洛寧縣將以完善提升“三帶兩區一網絡”大生態體系為目標,在高速公路沿線、鳳翼綠色屏障等重點區域進行高標準綠化;全年完成各類造林16.8萬畝,爭取3月底前完成70%以上;在全縣選取3個至5個交通便利、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的生態園進行精品化打造,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
大力開展以節能環保為重點的生態保護。洛寧縣將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為契機,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確保洛河出境水質達標率在98%以上,實現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30天以上;加快“省級生態縣”創建步伐,創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5個、市級以上生態示范村20個。
積極實施以旅游開發為抓手的生態利用。洛寧縣將依托秀美山水,搶抓中原經濟區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洛陽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機遇,大力實施好洛書文化、倉頡造字等根源性文化資源規劃開發;搞好神靈寨景區改造升級和樓梯山狩獵場、綠竹風情園、西子湖景區、全寶山生態旅游等開發,構建山水生態、歷史文化、休閑養生和農業觀光相得益彰的生態文化旅游大格局。(本報記者黃紅立通訊員趙笑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