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的地方總會生長出美麗動聽的故事來。
內鄉,文化厚重,山川秀美,就是一個生長故事的地方。尤其是縣域經濟發展那起起伏伏、委婉動聽的故事更引人思考:明清時,這里是享譽華夏的“中原旱碼頭”,可后來不知何故銷聲匿跡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再度崛起,成為“宛西領頭羊”,不少工業企業是省市同行“排頭兵”,可由計劃經濟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漸漸落伍,以至于到本世紀初成為“宛西經濟洼地”……
如今,內鄉人正按照沖出洼地、走向崛起的“三個三年”的發展目標,勇于挑戰和擔當,勇于創新和求索,又在給人們生長出一個全新的“內鄉故事”。
“誰為內鄉急”——打工仔呼喚“洼地”內鄉快發展
“轉眼間,離開內鄉已經8年了。每每到了春節,一顆心總是很早就揪了起來,我想內鄉,我想家,我想我的父母、我的父老鄉親、我熟悉的山山水水……等我辦完所有事,我急匆匆地開車回去,路過保定,盡是高樓大廈,一片繁榮;路過石家莊,滿目工地,勃勃生機;路過邯鄲,放眼望去,廠礦林立;到了安陽,一片開闊,好一派美山美景美城;
經過鄭州,好一派大都市的形象;到了許昌,我想到了中外馳名的許繼集團;到了平頂山,我知道這里的煤礦讓老百姓過著富足的生活;我經過了我們的鄰居——鎮平,他們的玉器加工和小商品生產何嘗不是讓鎮平人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了……
“我走在內鄉大街上,我沒有感到她和我去年離去時有什么不同……我不禁又想問:我們的鄉親該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我們有什么支柱產業?我們的投資環境如何?……我們的問題出在了哪里?
“誰在思考?當然不是我這個打工仔。”這是2009年春節后發表在百度“內鄉吧”里的一個帖子,帖子的題目是《誰為內鄉急》。當年這個帖子曾引起了內鄉人和熟悉、關注內鄉的人的熱議。
如今,4年過去,記者發現有心的朋友1月14日又在該吧里回復了一帖《“誰為內鄉急”內鄉發展急》,展望內鄉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期盼老鄉們常回家看看,期待大家能夠繼續關注內鄉的發展。旋即,百度“內鄉吧”、內鄉親民網上,熱議內鄉發展變化的帖子又是一波接一波……
“內鄉確實變了”、“無論身在何時何地,無論內鄉是貧是富,她都是我們的家,我們沒有理由責怪,有的只有獻身家鄉,加油家鄉……”身在外地的內鄉人紛紛發帖表達心聲。
內鄉發展急——瞄準薄弱環節,立足實干求突破
“《誰為內鄉急》這個帖子啊,全書記現在很有可能還裝在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內鄉縣灌漲鎮黨委書記刁曉英對記者說,“就是在不久前縣里的一次大會上,全書記還在向大家講這個帖子呢。”
據了解,這個帖子發表后,內鄉縣委書記全新明就把它作為“寶貝”,從網上下載后隨身攜帶著,經常把它呈現在內鄉的黨員干部面前,呈現在內鄉在各地的老鄉面前。“這個帖子給我的壓力太大了,當時盡管我還是縣長,但我如坐針氈啊!”內鄉縣委書記全新明說,“內鄉是一個好地方,有中原大氧吧‘寶天曼’,有中國唯一的‘古縣衙’,資源又特別豐富,在這個地方當官,經濟發展上不去,我們有愧啊!”
全新明說:“我之所以把這帖子呈現給內鄉的黨員干部,就是要喚起內鄉人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讓全縣上下同頻共振,立足一個‘干’字興內鄉;我之所以要把它呈現給在外地的內鄉老鄉們,就是要讓老鄉們監督內鄉的發展、助力內鄉的發展、見證內鄉的發展、共享內鄉的發展。”
內鄉縣委、縣政府力戒形式唯實干,咬定發展不放松,瞄準項目和工業兩個薄弱點,強勢推動,決心讓內鄉這個昔日的“經濟洼地”變成各類項目積聚的“高地”,用項目改變工業小縣、弱縣的落后面貌,讓工業挺起縣域經濟發展的脊梁。
要“干”,必須轉觀念。內鄉落后表象在項目,在工業,實際在思想,在觀念。縣委一班人敢于與落后的思想觀念面對面激烈碰撞,請來知名專家學者給全縣的黨員干部傳遞新的思想和觀念,選派一大批優秀的縣鄉(科)級干部進駐北大接受高端的縣域經濟研討和培訓,組織大家到發達地區開闊眼界換腦筋,并通過多種形式在全縣營造出上項目、興工業、求崛起、盼振興的濃烈氛圍。
內鄉把項目作為一根繩子,把縣、鄉、村三級領導拴在了一起,確定目標,層層簽訂責任狀,通過一季一次匯報點評會、半年一次觀摩講評會、全年一次總結考核會、不定期抽查督導會、落后單位推進會等,確保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年年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變壓力為動力,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主動跑步上省進京,堅持駐守在發達地區和項目轉移區,想項目、找項目、要項目、爭項目,甚至是“搶”項目。
實干使得項目在內鄉遍地開花。據統計,4年時間,內鄉招引建成的投資超億元的工業項目有38個,這些項目著實吸引著走進內鄉的人們,特別令回到家鄉的老鄉們感到欣喜,甚至是“不可思議”。我為急先鋒——堅持“三個三年”,強力推進洼地崛起“誰為內鄉急”,我為急先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