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丘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著力構建“政府抓糧食、科技攻單產、服務促發展、創新促升級”的糧食工作長效機制。2012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125.93億斤,再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稱號,6個縣(市)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我們的做法是:
一是黨政推動“重”糧。商丘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作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基礎地位不動搖,提出了“三化協調、糧為基礎”和“耕地面積不減少、糧食產量有增加”的總體要求,并將糧食生產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發展指標和工作責任考核范圍。
二是強化政策“穩”糧。認真落實國家發展糧食生產補貼政策,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從2010年開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實行土地流轉種糧大戶補貼政策,對100畝以上、300畝以上、500畝以上和1000畝以上的土地流轉種糧大戶每畝分別補貼獎勵40元、60元、90元和100元,年補貼獎勵資金200多萬元。
三是集中投入“支”糧。針對目前支持糧食生產的涉農資金項目較多且使用分散的問題,我市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對新增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農業綜合開發、水利、科技、土地整理等10多項涉農項目資金進行整合,將80%以上的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放到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上,2012年整合資金5億多元,較好地發揮了投資效益,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標準糧田萬畝方36個、千畝方54個、百畝方19個,改造中低產田100多萬畝,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0多億斤。
四是示范帶動“興”糧。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擴大規模,整建制推進,集成推廣深耕深松、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良種良法相配套、農機農藝相結合的增產技術,著力推行“1+4”做法,即在一個高產創建示范方內,集中安排“品種展示田、百畝高產攻關田、植保專業化綜合防治示范田、肥料效應田間試驗田”。開展市、縣、鄉三級聯創,明確市、縣領導分包示范方,帶動全市大面積增產5%以上。
五是加工增值“?!奔Z。堅持把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糧食加工流通增值作為促進糧食生產的重要舉措,出臺了推進主食產業化的政策措施,每年安排資金500多萬元,扶持重點糧食產業集群,培大育強龍頭企業,增加糧食生產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為打造國家糧食生產核心示范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