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淅川縣香花鎮5000畝玫瑰種植基地里,人們正忙著栽種玫瑰。該鎮引進的玫瑰種植及玫瑰精油加工項目,規劃發展6萬畝玫瑰,總投資超過6000萬元。然而,兩個月前,另一家客商不遠萬里找到淅川縣招商部門,準備投資7億元興建鉛酸電池項目,由于污染環境,被婉言拒絕了。
淅川縣認準生態經濟這條主線,在招商引資時有比較、有選擇,著力提高招商項目質量。凡屬于污染生態環境、落后產能、高能耗的產業,即使投資再大,該縣也堅決舍棄。
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說:“我們立足建設渠首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創新招商思路和機制,既要親商、愛商、扶商、護商,同時也要堅持選商選資選項目。選商就是選大商、選有實力的企業,選資就是全面掌握客商的資金組成情況,選項目就是選擇環保型、高科技、高附加值和讓廣大群眾受益的好項目,引領全縣走上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科學發展之路。”
堅持綠色“門檻”,實行“擇優錄取”,淅川縣發生了一系列的“舍棄”之舉。僅2012年淅川縣就先后拒絕8個鉛酸電池、重金屬生產、冶煉等污染型招商項目。
舍棄送上門來的“財源”,是否后悔?淅川縣縣長趙鵬說:“我們通過創新方法、創優環境,選大商、引強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經濟效益好、無環境污染的好項目如金鳳凰般紛紛飛進淅川。選商選資不僅沒有阻滯項目建設,反而促進了優勢項目的集中,加快了產業集聚。”
(記者 曹國宏 通訊員 夏季風 郭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