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沙澧河水見證了許慎寫出《說文解字》,見證了楊再興浴血小商橋,見證了公孫大娘長袖劍舞、杜工部名篇傳世,見證了中國食品名城發展壯大……
也許,沙澧河水見證的歷史跨度很大很大,如果把沙澧河水見證的跨度緊縮為河南省城鄉建設三年大提升活動的時間,那么她會見證些什么呢?
她或許會回答:見證了一條條馬路變得更加平整寬闊,見證了一座座橋梁從她身上跨過,見證了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見證了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建成運轉,見證了城市的夜晚越發明亮奪目……
沙澧河水見證了,見證著,還將見證她的孩子——漯河,這顆熠熠升起的城市之星,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廣大城鄉居民共同的期望。三年來,面對城鄉建設發展中的難題和挑戰,漯河市穩步推進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探索城鄉建設投資融資新路,完善特許經營制度,通過股份制改造或采取BT、BOT等多種模式,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特別是漯河市堅持“用力建好城市,用力管好城市,用情服務城市”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大城建、大城管、大服務”的理念,構建“四級城鎮體系”,建設“一帶四區”,實施“兩項提升行動”,提供“一項保障”,推動漯河新型城鎮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奏響城鄉建設華麗樂章的最強音。
“四級城鎮體系”即構建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城鎮體系;“一帶四區”即著力推進沙澧河開發建設景觀帶以及漯河新區、西城區、沙澧產業集聚區、淞江產業集聚區;“兩項提升計劃”即城市內涵提升計劃和城市管理提升計劃;“提供一個保障”即堅持多元融資途徑,提供城建資金保障。
也許不久的將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將成為“城鄉,讓生活更美好!”
建設,讓城鄉共發展
有了清晰的思路和創新發展的決心,漯河市城鄉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三年來,漯河市修建改造了60多條道路,新建改造橋梁7座,新鋪設改造供水管網35.4千米,鋪設燃氣管道62.45千米,新增供熱管道48千米,新建污水處理廠6座,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369戶,改造面積403468平方米;全市48個鄉鎮共配建垃圾中轉站點48座、垃圾收集池4183個,配備各類垃圾收集車輛2621輛、各類清掃保潔工具2623件,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市所有鄉鎮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設施網絡。
備受漯河市民關注的背街小巷改造工作駛入快車道。漯河市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為背街小巷修建地下排水和窨井,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三年來,漯河市建委先后改造背街小巷120多條,為10萬多居民改善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緊緊握住漯河市委書記靳克文的手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沒想到我還能享受到這樣的好日子!”
城市拆遷是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漯河市建立了“四公開一承諾”制度。“四公開”即征收補償方案公開、補償標準和獎勵補助標準公開、每戶的補償金額公開、監督電話公開;“一承諾”即承諾一經發現或一經舉報核實有不按標準獎勵或補償安置的,除對當事人做出處理外,另給予舉報人5萬元的獎勵,獎勵當場兌現。在做好市政公共項目房屋征收的同時,漯河市積極探索商業征收新模式,率先在全國以市場化模式運作商業拆遷,逐步形成了商業拆遷的固有程序,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領導的高度肯定,并被特邀在福州、重慶、青島等地舉辦的全國房屋征收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管理,讓居民同享用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漯河市積極開展市容市貌提升工程,先后實施了城市精細化和網格化管理提升行動、市容市貌百日提升行動和城鄉管理綜合提升行動,連續三年獲得河南省精細化管理優秀城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省前列。
漯河市下發了《關于劃分城市管理事權的意見》和《關于下放馬路夜市管理事權的通知》,積極探索改革城市管理體制和機制,形成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城市管理新體制,并對馬路夜市的建設和管理進行科學規劃。漯河市還積極開展管理載體創新,組織開展了“形象持續提升六項行動”、“萬人服務城市管理”活動、“服務城市管理模范之家”評選活動等,構建了“大城建、大城管、大服務”的格局。
與此同時,漯河市建委創造性實施了市區道路管理路長責任制,將市管17條道路整合成15條道路,管理職責劃分到市城建監察支隊、市政管理處、市環衛處。路長責任制施行以來,短時期內就解決了屢整不治的問題,城市景觀道路亂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以建設中原地區富有魅力的生態宜居名城為目標,按照‘兩河出特色、新區出形象、舊城換新貌、城鄉求統籌’的總體思路,漯河市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努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一體式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12年12月31日,漯河市建委負責人表示。
漯河,這座依偎在沙澧河畔的城市,正以矯健的步伐向城市之星邁進,閃耀中原。(記者 譚 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