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充分說明濟源工業走過的路是正確的,要走的路也更加明朗。”12月18日,陪同采訪的濟源市市長王宇燕的話堅定且充滿信心。
在濟源虎嶺、玉川和高新三家省級產業集聚區一路走來,時時都能強烈感受到各個項目由創新驅動而迸發出的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和好的氣勢。
在高新產業集聚區,由中煤科工投資50億元的8個項目集中開工。在虎嶺產業集聚區,一期投資額達60億元的富士康產業園已完成投資55億元,使用該廠生產的核心零組件的蘋果手機已在國內外上市銷售。在玉川產業集聚區,每年能從冶煉廢渣中綜合回收3.5噸金、118噸銀、10萬噸銅、20萬噸硫酸,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元的豫光多金屬綜合回收項目,正在全力實施。
12月18日,記者在市商務局看到的《濟源市產業招商圖譜》,按照不同產業,分別繪制了礦用電器等八大產業鏈招商圖譜,從原始材料至鏈條末端,每個節點相對應的行業巨頭,都有詳細介紹,以便由市主要領導組成的“招商合力團”按圖索驥“點對點”招商。
有的放矢必有所收獲。目前,富士康產業園已入駐員工2.5萬人,玉泉食品生物醫藥產業園已入駐企業27家,梨林農副產品產業園入駐企業14家,化工產業園新入駐項目4個,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等4個產業園正向縱深推進。
今年以來,濟源市緊緊圍繞建設中原經濟區主戰略,不斷創新招商、服務等機制,突出招大引強。圍繞服務富士康,又相繼引進模具鋼等項目。副市長孔祥智介紹,要滿足富士康正常生產,至少需要100余家配套企業,配套企業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60億元,主副產業可直接帶動25萬人就業。
工業項目進展順利,三產項目也形勢喜人。投資6億元的印象新城、5.3億元的中原國際商貿城三期、3億元的林山河漂流等三產服務業項目已全部開工。據統計,1至10月份,濟源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076.2億元、1010億元,同比增長15.6%、9.7%。
“我們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著力增強創新驅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奮力開創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新局面。”市委書記何雄說。(記者史頌光 通訊員成利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