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訊 11月23日,河南省“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題采訪團走進信陽國際茶城,探尋信陽市如何將一片小茶葉做成大產業。
“預計茶城建成后,將形成年3000億元的交易額,并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在南國元素與現代氣息交融的信陽國際茶城,其運營負責人李建軍說。
“明年這個時候,你們再來時,項目就該正式運營了。”他說,目前茶城的招商工作已經展開,在一些地區和國家的招商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以后,全世界的茶葉都會到我們這個平臺上展示、交流、交易。”
作為信陽毛尖、信陽紅茶的原產地和主產區,浉河區擔負著振興茶產業的重任。對此,浉河區專門出臺了振興茶產業的“6316”工程,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和產值。“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吸引大戶建基地的方式,我們吸納了大量社會資本。”信陽市浉河區委書記邵春杰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村經營體系”,這為特色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邵春杰說,下一步,浉河區將以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股份合作”,形成“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更多茶農得到更高的收益,讓他們增收致富。
(記者 齊亞瓊 實習生 陳詩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