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元華在察看稻米長勢
11月13日,晴空如洗。唐河大地,寒意漸濃。而該縣馬振扶鄉的農家小院里到處飄散著稻米的芳香。
該鄉綠禾水稻專業合作社的副理事長郭偉颯,正在收獲大米。“這就是唐河的“翡翠米”,這種大米要比普通雜交稻的生長周期長近一個月,徹底曬干后就會變成晶瑩翠綠的翡翠色。”郭偉颯捧起一把米解釋道,翡翠米的前身是當地原生的綠香稻米。1997年,中國農科院在唐河縣大規模開展種植綠香稻米。后經過去雜、提純、復壯,并搭載太空飛船進行太空育種后,開發出具有天然富硒綠稻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綠寶1號”,且獲國家農業部植物新品種辦公室認證。
胡營村村支書高均六說,這種米味道香,營養豐富,可稻農自己卻舍不得吃,可見這米有多金貴。據了解,目前唐河“翡翠米”在廣州等地的市場售價在每公斤500元以上,說它是“翡翠米”可謂名副其實。
唐河縣中綠天然富硒稻米研發中心主任黨元華告訴記者,“翡翠米”不僅有著貢米的香醇口感,更富含人體必需的稀有微量元素硒,可以幫助人們清除體內的過氧化物,保護人體細胞,提高人體免疫力。“中綠寶1號”的含硒量達74.8微克/公斤,是普通大米13微克/公斤的5倍多。正是憑借優越的天然營養保健功效,讓這綠色的小米粒在國內高端米品市場站穩腳跟,賣出了米中翡翠的身價。
“翡翠米”的品質得到認可了,稻農的腰包也鼓起來了,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其實“翡翠米”的創富之路才剛剛啟程。
金橋公司的副總孫義東告訴記者,目前唐河綠香稻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實行預約栽種、合同收購,免費提供物、技、服一系列支持,實行集約化、機械化和專業化生產,年均產量在130萬斤左右。但由于沒有獨立完善的銷售渠道,其中60%的產品由河南懿豐油脂有限公司加工銷售,其余在大城市的超市高端產品專柜銷售。且只有原米和米酒兩大類綠米產品,“翡翠米”身上還有太多的寶物待開發。
在新建成的唐河產業集聚區內,縣政府劃撥了100畝土地作為中綠天然富硒稻米的研發中心。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更要創出唐河“翡翠米”的獨立品牌,進一步發展“翡翠米”的深加工產業鏈條。
黨元華告訴記者,下一步,該縣將深入研發精米功能還原米,用“翡翠米”釀制出飲料、米茶,以及米花、米餅等膨化食品,米衣可制成含片、沖劑,其中富含的花青素更是絕佳的美容元素,而加工后剩余的碎米還可做成米粉。
“我們正努力開拓富農興業新路,把‘翡翠米’打造成趕超‘北海道米’、‘泰國香米’的世界知名米類品牌,是唐河的堅定目標。”唐河縣委書記劉明杰說。
(記者 曹國宏 實習生 曹怡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