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建設鎮”、“中國最秀美富饒鄉鎮”、“全省百強鄉鎮”、“中州名鎮”、“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河南省園林鄉鎮”、“省級衛生鄉鎮”、“省文化先進鄉鎮”、“省農業經濟調整特色鄉鎮”、“省平安建設先進鄉鎮”……龍山、鳳山對峙,南北澗河穿境,千唐志齋、爛柯山的厚重文化積淀,四通八達的交通區位優勢,廠礦林立的工業基礎,共同塑造了集自然風華、歷史古韻、時代絢爛于一身的新安縣鐵門鎮。今年,該鎮連續四年進入省百強鄉鎮,厚重的歷史在這方熱土上鐫刻出睿智和從容,現代的文明迸發出生機和活力。
在喜慶十八大之際,記者走進了新安縣鐵門鎮這片充滿發展、充滿和諧、充滿希望的沃土。
提到鐵門鎮快速發展的原因,該鎮黨委書記郭建偉說,關鍵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強鎮福民、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速城鎮化建設,加強文明鄉風打造,務實發展,科學發展,轉變作風,真抓實干!
真情招商是工業更強的金鑰匙
“客商投資本身就是‘候鳥經濟’,哪里環境好,哪里氣候好,就往哪里飛。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投資亦然。因此,在現實招商引資中,除了‘硬環境’,更重要的是‘軟環境’。”郭建偉說。
鐵門鎮具有良好的“硬環境”。礦產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基礎較好。
因此,鐵門鎮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引擎”,依托區位和交通優勢,大招商,招大商。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中,該鎮推行“五辦”工作法,助推重點工程建設。“五辦”即減少辦事環節,高效快捷“立即辦”;遇到棘手矛盾,迎難而上“主動辦”;解決企業難題,深入實際“上門辦”;圍繞重點工作,服務優化“跟蹤辦”;發布政務信息,不遮不掩“公開辦”。
“招商引資是‘真金白銀’的工作,但又是真情實意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對大項目‘情有獨鐘’,并且要懂得搞好服務。要搶占先機,引進項目,唯一的辦法就是盯商再盯緊一點兒,情感再貼近一點兒,考慮再周全一點兒,擔子多承擔一點兒,效率再加快一點兒!我們要說到做到,兌現承諾;要多向客商伸幫手,少向客商伸黑手。”該鎮鎮長李衛星向記者描述真情招商的奧秘。
在河南國能黃河物流有限公司建設工地,李衛星對記者說,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多跑幾趟、多吃點苦沒什么,既然承諾“保姆式”服務,那就得是貨真價實的“保姆”。
副鎮長郭振華說:“年初項目剛建設時,因為購買的是破產的黃河水泥廠的場地,歷史遺留問題多,市、縣、鎮領導和國能公司負責人多次召開協調會。按照市、縣要求,鎮里服務項目建設全天候待命,深更半夜起來往廠子去是常有的事!項目從立項、備案,都是鎮里出面跑手續,為的就是讓投資方能一心撲在建設上,不為其他事分心!”
河南國能黃河物流有限公司項目,是個讓人眼饞的“重量級”項目,總投資13億元,建起后將成為豫西第一大物流集散地,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可安置就業人員900多人。
河南國能黃河物流有限公司項目只是鐵門鎮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今年前三季度,該鎮共新上、續建項目1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三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一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十個。
結構調整是農民致富的金鑰匙
早上,空氣里已有寒氣,該鎮蔡東村的李寶林卻頭冒熱汗,他握著新買的掃帚把偌大的院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又到收辣椒的時候了,這里是收購點。”
李寶林說,每到辣椒成熟的季節,附近的椒農會把辣椒直接拉到辣椒市場賣給收購商,他則忙著到靈寶、洛寧、山西等地收購辣椒,質量較好的辣椒,就放進附近的冷庫中,等待合適的時機出手。
鐵門鎮是一個工業重鎮,同時又是一個農業大鎮。農民如何致富成為鎮黨委、鎮政府領導考慮的首要問題。
鐵門鎮旱地多,灌溉條件差,大部分莊稼只能靠天收。辣椒耐旱,多年以來當地農民形成了種朝天椒的習慣,但過去一直是零星種植,每年僅有少量外銷。
鐵門鎮黨委、鎮政府通過考察,決定把辣椒種植作為支柱產業來培植,將南大嶺8個行政村規劃為主種植區,同時實行財政補貼政策,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培訓服務,以優惠價格統一提供種苗及化肥、薄膜等,鼓勵農民擴大種植規模。
隨著產量提高,銷售問題接踵而來。鎮里及時引導農民成立了辣椒協會,把楊樹洼、陳村、玉梅等村建成銷售專業村。同時,該鎮在洛陽、三門峽、鄭州等地設辣椒直銷網點100多個,形成了“辣椒協會+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他們還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鐵豐”商標,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辣椒生產基地認證,并在陳村規劃了辣椒交易市場。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在陳村市場已成為豫西地區最大的辣椒集散地。
現在,該鎮種植小辣椒2.3萬畝,年產量達500萬公斤,農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鎮農民40%的收入來自辣椒。
同時,該鎮以北環和南環產業帶為主戰場,著力培育四大產業格局。以轄區內北環路兩側為主,涉及薛村、云頂、高溝、崔家莊、龍澗五個村,投資160萬元栽植核桃2800畝。以南環路兩側為主區,南大嶺11個村為重點,完成辣椒種植1.8萬畝。以南大嶺郭溝、劉嶺、晁村等為重點,發展優質煙葉5000畝。以陳村萬頭養豬場為龍頭,培育以蔡東、高莊、晁村、劉河、云頂、崔家莊、董溝等村為主的畜禽養殖業。 (記者 黃紅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