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動感的音樂一響起,舞臺上黑禮帽、白襯衣、黑馬甲的舞者瞬間就被激活,奔放、鏗鏘地舞起來……你能想到,這些舞者是平均年齡已過花甲的老奶奶嗎?日前,為街舞而癡狂的“夕陽紅勁舞團”在洛陽市寶龍城市廣場的街舞大賽中,輕松摘走了預賽桂冠。據了解,“夕陽紅勁舞團”組建不足9個月,已從最初的3名成員發展到24人。因為街舞,一群年齡在50歲至71歲之間的干部、工人、售貨員、教師走到了一起。
A
“問題心臟”喜歡上街舞的感覺
初見鄭俊英,她正和老姐妹們伴著動感十足的音樂表演。舞臺中央,鄭俊英沉浸在街舞的世界里,那精氣神,絲毫不像是58歲的人。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兩年前因為心臟的問題,鄭俊英曾被建議“不要劇烈運動”。休養期間,鄭俊英被電視上的街舞表演震撼了,從此,她走上了街舞之路。
在跟著視頻資料學街舞的過程中,鄭俊英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好轉。“我喜歡跳街舞的感覺,有活力!”鄭俊英說,從獨自在家練習,到走出家門組團,一路走來,充滿了快樂。
B
光跳不過癮于是自編自創
退休前,王敏璋在一家企業從事工會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洛浦公園見到了正跳街舞的鄭俊英。“咱這個年齡也能跳這么帶勁的舞蹈啊,咋跳啊?”于是,王敏璋成了勁舞團的第二個成員,“有基礎,上手快”是鄭俊英對她的評價。
王敏璋“上手快”,不僅表現在學舞上,還在于她有工會工作的經驗,能統籌安排隊伍的排練、演出及組織發展。在她們的影響下,62歲的劉廣霞加入了勁舞團。
劉廣霞曾是中學語文教師,喜歡音樂,30多歲時學過民族舞,因為跳得好,還擔任過領隊。有民族舞的基礎,劉廣霞的舞感很好,但跳起街舞來張力不足,欠酷。為了改變這一點,劉廣霞上網搜索街舞資料,一招一式的領會學習,并萌生了編創街舞的念頭。隨后,她編創了屬于“夕陽紅勁舞團”的街舞《天藍藍》。去年夏天,鄭俊英、王敏璋、劉廣霞三人在洛陽市老干部活動中心的第一場街舞演出贏得滿堂彩。
C
鍋鏟在她手里成了街舞道具
陳明,71歲,在團里年紀最長而被親切地稱作“老大”。
“這舞蹈有勁、瀟灑,我喜歡!”她也是在電視上看到年輕人跳街舞而跟著學的,但是沒人教。就在她四處尋師的時候,有朋友把她介紹給了鄭俊英。
“因為年齡大,記憶力比較差,有些動作記不住,剛開始學習時比較困難。”陳明說,一開始,她最擔心自己學得慢,跳得不好影響了大家,“但笨鳥可以先飛啊,我在家做飯時,都在做著街舞動作,晚上躺在床上,也在比畫……”
后來,陳明真的成名了,兒媳婦看到她跳街舞的錄像時,直夸婆婆“太棒了”。女兒也很支持她,需要買鞋、買服裝,女兒啥也不問只管掏錢。如今,每周日下午,陳明都會和老伴出現在洛浦公園,一個跳街舞,一個抖空竹。今年年初至今,陳明已隨團參加了6場義務演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