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30日17:53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必須堅定扛起的重大歷史責任,也是破解“三農”困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當前,河南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各地經濟發展主戰場一片熱火朝天。全域旅游時代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其鮮明的“綠色發展”特征,亦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絕佳注腳。
7月2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整期播出了《大別山里 鄉村如何振興》,報道河南信陽新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規劃先行,拿出真金白銀投入鄉村建設。如今新縣鄉村旅游的紅火發展,特色農業的蓬勃推廣,已經推動新縣走上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實現“五個振興”的鄉村振興之路,她的成功實踐已然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典型,更體現了河南省委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的要求,亦是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生動實踐和典范。
八月桂花遍地開
鮮紅的旗幟豎起來
張燈又結彩呀
張燈又結彩呀
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
一首耳熟能詳的革命歌曲——
《八月桂花遍地開》
就出自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河南省新縣
巍巍大別山
紅色鄂豫皖
斗轉星移,繁華落盡
大別山里眾多的絕美古村落被時光遺忘
但就像這首熱情的民歌一樣
當你來過新縣之后
一定會感到這里不再悲涼而寂寞
而是沸騰的熱鬧
新縣人通過發展全域旅游
逐步過上了小康生活
就在昨天(7月29日 )
CCTV焦點訪談播出了《大別山里 鄉村如何振興》
讓我們看看新縣是如何通過發展全域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大別山里 鄉村如何振興
位于河南省南部的新縣,地處大別山的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有著茂密的山林,古樸的村落。在很多年里新縣曾經一直是國家級的貧困縣,守著青山綠水,優美的生態環境,鄉親們卻不知道怎么才能富裕起來。
盡管天氣炎熱,但來新縣西河村旅游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西河村保留玩好的古樹老宅,青磚黛瓦,小河流水,和原汁原味的民宿文化,讓游客流連忘返。
西河村是一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深山里的古村落,這幾年受到周邊城市游客的熱捧,接待游客總量已經達到八十多萬人次。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僅僅五年前,這里還是一個破敗荒涼的空心村,年輕人幾乎都外出謀生,村里只剩下三十多位留守老人。
西河村的變化來自五年前新縣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新縣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生態好,綠水青山是新縣最大的優勢,但是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新縣人認為鄉村旅游是最好的助推器。發展鄉村旅游,新縣的經驗是規劃先行,規劃整治好農村人居環境,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鄉村美了,才能吸引游客來。
2013年以來,新縣邀請全國各地五百多名專家學者和一百多家公益組織,來指導新縣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規劃設計,首先對全縣像西河村這樣有旅游潛力的二十多個古村落進行保護性規劃設計。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為了保護開發西河古村,新縣整合了各項涉農資金四千多萬,完善了村里的道路交通、污水處理等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村里成立合作社作為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主角,村民以耕地、山地、房屋入股合作社,參與年終分紅。合作社聘請專業旅游運營團隊進行管理運營。西河村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受益最多的是村里的貧困戶。除了選擇從事農業生產,他們還可以在合作社運營的酒店、咖啡廳、食堂上班,也可以自己開農家樂。
借助鄉村游,現在像張勝利一樣,全村1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已經有114戶脫貧致富。原先只剩下三十多人的空心村,已經有三百多人又回到村里。
除了西河村,目前新縣已經完成整體保護開發的古村落還有十多個,新縣人稱之為“九鎮十八灣”。新縣的目標是把每一個鄉鎮作為一個景點來構圖,把每一個村莊作為一個小品來設計,把全縣打造成一個大別山旅游公園,留住游客。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積只有幾分。對于旅游資源缺乏的村莊,又如何實現村民脫貧致富呢?新縣的做法是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讓農民不離開家鄉,不離開土地,實現脫貧致富。
位于新縣吳陳河鎮的茅屋沖家庭農場,岑新順是當地有名的回鄉創業能人,五年前,岑新順回鄉創辦了茅屋沖家庭農場。他先后籌集3000多萬資金,流轉了附近4個貧困村近5000畝耕地,種植有機水稻和蔬菜,實行規模化耕種。
五年的時間,岑新順的家庭農場名聲越來越響,效益也越來越好,帶動了附近幾百戶農民增收脫貧致富。同時也吸引一些專業人才到農場參與創業。
現在茅屋沖家庭農場的有機農產品供不應求,2017年產值達1600多萬,實現純利潤230多萬。在新縣,像茅屋沖這樣的家庭農場還有180多家,一家一戶的傳統農業模式正在向以新型經營主體為主的現代農業模式轉變。2017年新縣實現整體脫貧,已經通過河南省一級的核查。鄉村旅游的紅火發展,特色農業的蓬勃推廣,已經推動新縣走上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實現“五個振興”的鄉村振興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一篇大文章。新縣這些年既通過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為各個鄉鎮找到不同的發展方向,又能整合資金真金白銀地投入,下力氣改造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通過制度設計,調動農民們的積極性,讓農民們愿意留在土地上,愿意回家搞農業。規劃、投入、制度、人,美麗經濟的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這每一步都少不了。每一步都走好了,綠水青山就成了金山銀山。
新縣的風景
如同一扇記憶閘門
喚醒了我們的鄉愁記憶
帶你踏上回鄉的道路
她的成功實踐
是一個極富價值又可供借鑒的版本
已然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典型
新縣之路
更體現了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
讓中原更加出彩
其實,不僅僅是新縣
河南正在搶抓機遇
以鄉村旅游為抓手
大力推進全域旅游
不斷強化旅游對脫貧攻堅的助推作用
今天
映象君深度解讀河南“全域旅游”
什么是全域旅游?
今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意見指出,發展全域旅游,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有利于不斷提升旅游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游消費需求。
沒看明白?
沒關系,映象君給你翻譯一下:
借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李金早的話,全域旅游就是“過去是到景區、住酒店,現在是自由行,住民宿。”其實對于咱們出游的人而言,其實就是旅游不是非得去景區,隨著城市和鄉村的建設發展,好的風景,就在你生活周遭。只是有可能,你還沒有發現罷了。
說走就走的旅行
何必去遠方
近處即有景
一日也能游出千山萬水
河南,風景這邊獨好!
1
組合拳
圍繞推進全域旅游建設
河南省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創新管理體制
推動全省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
創新執法機制
欒川縣率先設立了旅游警察
全面解決強迫游客購物、旅游區合同違約等熱點問題
創新發展思路
新鄉南太行風景區、欒川重渡溝景區充分考慮各方利益
在景區開發時做到了游客滿意、居民得實惠、政府有稅收、企業有發展
形成了全域共建共享的大格局
創新服務體系
通過政策激勵引導居民弘揚熱情好客的美德
增強全域文明禮貌、和諧友善的氛圍
創新投資模式,擴大資金投入
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
吸引國際資本投入
2
八仙過海
結合全域旅游
河南各地“八仙過海”
根據自身特點提出不同發展戰略
鄭州市提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城
洛陽市提出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
開封提出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安陽市確立了以“山水安陽、文化安陽、歷史安陽”
為主要內容的“三陽開泰”旅游發展戰略
濟源市、欒川縣、嵩縣
分別提出了景城一體、全景欒川、5A嵩縣的發展思路
河南在推進全域旅游的過程中
旅游格局更加完善
旅游融合更加深入
旅游品質更加優化
旅游品牌更加鮮明
加速行進中河南全域旅游
這,就是河南景色
美!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提高黨全面領導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鄉村在其成長過程中,始終沿著兩個維度發展,一個維度是適應鄉村生產,另一個維度是方便鄉村生活。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鄉村的諸如生產價值、生活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等,維系著鄉村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最大的特點是鄉村本土不經歷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而是在整個區域工業化、城鎮化后期,由于外部先進要素的溢入和外部市場的拉動,在較低的發展水平上實現本地綠色資源與先進要素的結合,實現一種以綠色農業為基礎的全新的產業“躍升”,從而帶動鄉村全面發展,形成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實施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從長遠來看,鄉村義務教育承載著鄉村中長期人才培養的重大功能,對促進鄉村人才振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國情農情,統籌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從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解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于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產業與生態的有機結合,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重要支撐。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
針對一些基層干部工作起來“蜻蜓點水”,沉不下去,服務意識淡薄的狀況,各地紛紛要求基層干部換穿“三雙鞋”,零距離全方位為鄉村服好務。
歷史證明,要發展沒有黨組織的強有力的領導,沒有黨員干部的率先垂范是不行的。進入新時代,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各級黨組織充分發力,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領導作用充分發揮,我們有信心也有這個能力,把農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只有讓空心化的鄉村有人氣和財氣,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土地資源和自然資源才能得到最有效、最合理、最科學的利用,振興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才能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我們要拿出共建美麗鄉村和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完成鄉村振興這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