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8日16:23 來源:映象網
“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現場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河南 “米”字形高鐵輻射八方;全境“縣縣通國道、鄉鄉有干線”,所有縣級城市都可2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鄭州機場客貨運規模實現中部地區 “雙第一”,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
4月18日,第十二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專題活動——“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部門領導、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高管、國內外交通物流領域戰略投資者和行業龍頭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圍繞“一帶一路”多式聯運創新發展,群策群力謀思路,打造更加開闊的多式聯運“新版圖”,為我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河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建設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構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買全球、賣全球”,打造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等系列重要指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河南全省上下通力合作,立足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創建了“理念引領、規劃引領、政策引領,辦公聯署、政策聯動、服務聯手”的“三引三聯”多式聯運協同工作新機制,并先后在成立省級層面多式聯運協調機構、出臺高速公路貨車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出臺危險品罐式集裝箱推廣政策、研制航空集裝器整板運輸專用車等四個方面取得了“全國第一”。
“古代絲綢之路的榮耀表明,無論相隔多遠,只要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北R森堡貨航董事會主席保羅·海明格援引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表示,隨著“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航空將成為中國和歐洲的重要連接樞紐,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和互聯互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往返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中歐班列(鄭州)和越飛越廣的“空中絲綢之路”已經成為河南多式聯運發展的最好代言與象征。
中歐班列(鄭州)開行數居全國第3位;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河南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數額占全國三分之一;鄭州海關出口通關時間同比壓縮50%,在鄭州機場開辟特殊生鮮綠色通道,通關時間不超過1小時。地處內陸腹地的河南已經連天接地,在全方位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下了一手漂亮的先手棋。
“‘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多式聯運共建共贏。我們將以此次創新發展合作交流會偉契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部署、要求和倡議,努力推動多式聯運創新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河南智慧,提供河南方案。”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唐彥民表示,“與世界攜手,讓河南出彩”,是河南堅定不移的目標。地處中原的河南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不斷增強中原腹地對“一帶一路”的支撐作用,加快建設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構建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多式聯運國際性物流中心。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擲地有聲地宣布,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葉輔靖 李大偉 楊長湧)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文化發展之路,將極大推動相關國家文化交流。我國西部地區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地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充分用好自身文化資源,促進文化發展。
對于相關國家而言,“一帶一路”貨幣金融合作可助其實現貨幣穩定;對于我國而言,“一帶一路”貨幣金融合作則可有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而這些都需要一個發達完善的金融市場作為基礎,尤其是需要一個多層次、一體化并具備風險管理功能的外匯市場。
中國已與5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734對友好城市關系,共建有136所孔子學院、17個中醫藥海外中心等,在科學、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林勇;全國人大代表,中創美巢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琪雅;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兩會期間,關于推出“一帶一路”中國品牌戰略的提案成了熱點內容,針對這種現象,楊建國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背景下,數字經濟在未來“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越來越重要。是,做好數字領域的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通過規范、高質量,有品牌,高標準的產品,來更好更可持續地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將在同一個經濟網絡內把全球大多數人口聯系起來,將在完成建設過程后,“一帶一路”將連接世界大多數經濟產出。
原標題:1676個“一帶一路”項目 央企社會責任藍皮書為何點贊這8家公司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秘書長鐘宏武告訴記者,為了完成藍皮書,團隊做了一系列深入調研。
目前,中歐班列的發展勢頭迅猛,不斷擴展“朋友圈”,國際意識不斷凝聚。機遇與挑戰并存,書寫“一帶一路”新篇章,需各方繼續努力,不斷適應、掌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共創聯通世界美好的未來。
12月10日上午11時許,隨著巨大的橋吊穩穩地抓起第一個集裝箱,全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試生產。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份,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夜異,信息儲存系統越趨廉價和互聯網在全球的不斷普及,能夠把開放信息數據提升至全新的應用領域,不但有助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更有可能在過程中改變今天的世界。
在11月16日舉行的“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上,中外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闡述和分析了中共十九大的主要成果及其世界意義。2013年簽訂“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時,巴基斯坦GDP增長率是3.1%;如今數據顯示,我們的增長率已經達到了5%以上。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世界的大門正向我們更好地敞開,給我們帶來更好生活和更多機遇。河南廣播電視臺6集大型調研紀錄片《豫見新世界》昨晚播發完畢,持續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做好企業“走出去”整體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各部門和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和相關國家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走出去”實施方案,避免出現區域功能定位趨同、產業結構布局重疊、同質化無序競爭等問題。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