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30日16:2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3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了解到,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對農村貧困人口門診慢性病、門診重特大疾病提高報銷比例,慢性病和重特大疾病報銷比例均不低于85%。
哪些人可以享受此項保障?
享受我省醫保傾斜政策的農村貧困人口,是具有我省戶籍、參加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含貧困殘疾人)、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三類人。
哪些疾病的報銷比例將提高?
提高門診慢性病報銷比例。各統籌地區城鄉居民門診慢性病病種達到15種以上,對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不低于85%。
提高門診重特大疾病報銷比例。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醫保門診重特大疾病病種增加到27種,對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不低于85%。
如何保證政策落到實處?
一是簡化門診慢性病審批程序。對農村貧困人口簡化門診慢性病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實行按月申報,10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審批手續,確保困難群眾及時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
二是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要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對農村貧困人口實行簽約服務管理,為簽約對象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個性化健康管理、轉診等服務,對慢性病患者提供跟蹤管理和干預、診療服務。
三是堅持分級診療制度。門診慢性病患者原則上選擇縣鄉級定點醫療機構,以鄉級定點醫療機構為主,門診重特大疾病患者可以按規定選擇定點醫療機構。
四是嚴格控制醫療費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要對農村貧困人口合理用藥、合理診療,原則上使用醫保目錄內藥品、診療項目,未經患者同意,不得擅自使用目錄外藥品和診療項目。
五是加強監督管理。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的審核與監管,嚴格控制不合理檢查檢驗、藥品、耗材等費用。
據悉,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將具體組織實施對農村貧困人口的醫保報銷工作。一是各地核準當地農村貧困人口信息并建立相應的人員信息庫。二是做好城鄉基本醫保與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的制度銜接。三是及時落實農村貧困人口的各項醫療保險待遇。
黨員干部、“第一書記”、大學村官等駐村,必須真正“住村”,不能做“嵌入式”干部,來走過場、鍍檔案,要真正以村民的身份住進村里、融入到村民中。
在國家一系列舉措作用下,展望未來10年,城鄉一體和相互融合的基礎設施和社會基本服務格局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地區間基礎設施和社會基本服務差距將基本消除,鄉村更加生態美麗宜居。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給農民吃上了“定心丸”,推動了土地流轉,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給農民吃上了“定心丸”,推動了土地流轉,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通過對河南部分農村的實地深入訪談和抽樣調查,摸清共享經濟在農村發展狀態、發現其發展困境、查找出其制約因素、提出農村共享經濟的發展路徑,從而實現農村資源動起來、活起來,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記者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善港村走訪時,遇到了農民陳忠良,提起十八大以來農村的變化,他激動地連聲稱贊。
規范“小微權力”的運行,就在公開、透明、規范、公正上多費心思,主動轉變官念,要“他律”更要“自律”,為自己打造“鋼筋鐵骨”,才能避免“溫水煮青蛙”,遠離腐敗。
通過定期召開“壩壩會議”,組織群眾公開評議農村老年人贍養、五保戶、困難群戶等群眾關注的事項,加強對群眾的普法教育、政策宣傳,弘揚明理誠信風尚,保障群眾在村級事務管理中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干好有前途、退職有保障”,徹底解決了農村干部的待遇和出路問題,增強了農村黨員干部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了村干部謀事、干事的熱情,基層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關鍵。農村小康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強大思想文化力量支持,離不開良好的文明鄉風支撐。
翻花繩跳山羊磨豆腐 捕魚、翻花繩、跳山羊……幼兒園里笑聲不斷,這些傳統游戲深受孩子們喜愛。活動由省教育廳主辦,河南教育時報社、郟縣教體局承辦;以“農村傳統游戲傳承與創新”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傳統游戲資源,積極開展游戲教學,營造幼兒自主游戲、快樂游戲的良好氛圍。
本次示范活動還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響應,海燕出版社捐建了“海燕愛心書屋”并捐贈圖書2000余冊,河南省少兒圖書館在淮陽縣設立了分館,并在淮陽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學校設立了服務點,中原農險周口分公司和縣婦聯共同為孩子們捐贈了500條涼席和衣物。
我省今后將采取多措并舉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其中包括編制農村生活垃圾專項規劃、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排查工作、建立保潔員隊伍形成長效機制、清理陳年垃圾、加強督導檢查等。
4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大病集中救治工作2018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