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5日15:25 來源:映象網
(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 張靜/文 映象網記者 段晉哲/圖)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去年,作為中原城市群的“領頭羊”,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列,這成了1億河南人的奮斗目標。那么,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哪些優勢?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會對整個中原城市群的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產生怎樣的帶動作用?
3月15日下午,由人民網、河南廣播電視臺共同推出的2018全國兩會特別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河南時刻”正式亮相,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高新才做客直播間,就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話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高新才(右)做客2018全國兩會特別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河南時刻”)
當天的直播,除人民網外,新浪河南,河南廣電映象網、大象網、猛犸新聞客戶端、大象融媒雙微矩陣以及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也同步進行了視頻直播。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
目前,我國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只有9個,為什么鄭州能成為其中之一呢?
“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列,應該是再恰當不過了。”高新才說,“河南,一個都說‘中’的地方”,這句眾所周知的話,就體現了鄭州的區位優勢。中原地區是中國的中心,鄭州是中原大地的中心,把這樣一個城市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在區位上,有獨特的優勢。“河南有一億人口,人口密度是全國最高的省份。”他說,在這樣的人口大省,建設一個中心城市,可以想見,對經濟的拉動力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從經濟和文化綜合優勢來看,鄭州也有特殊的優勢。作為古都,它的文化積淀深厚,歷史悠久;作為現在新興發展起來的城市,從經濟體量上來看,在國內也是后來居上。
在高新才看來,與其他城市相比,鄭州也頗具競爭優勢。“在經濟總量上,2017年,鄭州市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了9千億的大關,馬上就會進入萬億俱樂部;在產業結構上,近幾年,鄭州圍繞著航空港的建設和自貿區的建設對產業結構進行了優化;同時,鄭州的科技創新能力也比較強,已經引進入駐了一大批的國內外知名的大型企業。”他說,最重要的是,鄭州這幾年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內陸的省份,鄭州現在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通過公路、鐵路、高鐵、航空、管道、網絡等各種渠道,把鄭州和世界聯系在了一起。
鄭州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應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未來,鄭州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高新才介紹,國家確定把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以來,鄭州先后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發展規劃,又頒布了《建設中心城市的行動綱要》,明確了十大主攻方向、九大支撐性工程、六大基礎性工作。“這些都是重要保障。”
“從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來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高新才建議,首先,鄭州承東啟西、連南貫北,要把它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不僅僅做成做成交通的樞紐,也做成經濟的中心”。“第二,要把自身要做得很強大,這也正適合我們國家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他說,現在我們的科研創新經費投入和人才儲備,與國家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建議鄭州在優化結構時,更注重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通過開放,真正打造內陸開放的經濟中心,包括貿易中心、金融中心、服務業中心和制造業中心等。”
中原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將共同牽引整個中部地區的崛起
鄭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領頭羊”,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會對中原城市群發展產生什么作用?“首先我們要了解‘城市群’的概念。”高新才說,在我們國家城市化進程當中,從早期的城鎮化城市化,再到現在的城市群建設,這是一個不斷地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進程。“國家在整個城市發展過程中,是分層級的。”他說,一個國家的城市發展,必須要建設一些圍繞著大的城市群,譬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都是大的城市群,“在這些城市群中,能夠起龍頭和樞紐作用的,發揮增長極作用的,就是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對整個經濟帶動力是最強的。”他進一步解釋說,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群,城市群周邊有很多大中城市,大中城市周邊又布滿了很多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再帶動中小城鎮,“這就是我們整個的經濟發展體系。”
高新才說,從中原城市群來說,這是國家在中原腹地建設的最大城市群,除了河南之外,還包括山東山西安徽河北,一共5個省,中原城市群會輻射到30個以上的城市。“在中原城市群當中,毫無疑問,鄭州是樞紐中的樞紐,增長極中的增長極。”高新才說,未來,中原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將共同牽引整個中部地區的崛起,從而承東啟西,把整個中國經濟大廈支撐起來。
城市地位的提高 對民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城市地位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會不會也隨之越來越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毫無疑問,對老百姓、對民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高新才拿出一份2017年鄭州市的“發展成績單”:貧困村實現全退出,全年優良天數達到201天,淘汰黃標車、老舊車8424輛,完成新造林8.7萬畝,新增城鎮就業13.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新開工棚改項目10.7萬套,新建保障性住房8.9萬套,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1所,軌道交通2號線通車,賈魯河綜合治理開局良好……“這都是和民生密切相關的”,他說,這幾年,鄭州的城市形象為之一新,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相信隨著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河南老百姓的幸福感會進一步增強。”
昨日中午1時許,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們登上前往北京的列車,載著使命和全省人民的重托,前往北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高新才:我的調研才剛開始,希望立足于學校,對河南省情有更多了解。談鄭州:要做中原城市群“龍頭老大” 需要在四個方面發力 東方今報:剛才我們也提到“三區一群”,這個“一群”就是中原城市群。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一把也不燒,一定要把各種情況摸透再發言。”今年10月13日,我國區域經濟學科創建人、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原副校長高新才正式履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一職。
醫療方面,有第八人民醫院遷建、第七人民醫院濱河院區、第六人民醫院傳染病綜合救治樓、市中醫院港區醫院等項目。啟動鄭州機場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鄭萬、鄭阜高鐵河南段鋪軌工程,加快推進鄭州南站、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二期等工程。
鄭州市的航空、鐵路、公路、地鐵等領域要咋發展,每年要干啥、哪年建成,這份文件說得一清二楚。建成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5號線、14號線一期、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二期,力爭開工建設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等項目。
車輪滾滾,人來人往,當地鐵車廂里的乘客們享受著舒適快捷的旅程時,是他們在為地鐵安全行車無悔奉獻著。
車輪滾滾,人來人往,當地鐵車廂里的乘客們享受著舒適快捷的旅程時,是他們在為地鐵安全行車無悔奉獻著。
6月28日上午,洛陽軌道交通1號線開工儀式在澗西區牡丹廣場舉行,這標志著備受關注的洛陽軌道交通1號線進入全線開工建設階段。洛陽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西起中州西路西端,東至中州東路延長線,貫穿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和洛龍區白馬寺鎮,全長22.35公里,站點平均間距為1.3公里,均為地下兩層站,估算投資170億元,計劃2021年12月建成試運營。
核心提示|因認為鄭州城郊鐵路票價出臺程序違法,鄭州一名市民將鄭州市物價局起訴至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請求依法撤銷該局作出的對城郊鐵路和軌道交通2號線票價的批復,于2月13日獲得法院受理。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人民政府下達2017年度鄭州市重點建設項目,2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工程、5號線工程今年將同時施工。鄭州市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全長29.287公里,設站28座,換乘站12座,涉及縣(市、區)為惠濟區、金水區、鄭東新區、經開區。
今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人民政府下達2017年度鄭州市重點建設項目,2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工程、5號線工程今年將同時施工。
當前多個城市掀起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熱潮。在各種軌道交通方式中,地鐵造價最高,從每公里造價來看,有軌電車是2000萬元左右,輕軌成本是2億元,地鐵成本是5億元,而有些城市的成本會更高,蘭州平均每公里造價約7.46億元,深圳三期地鐵每公里造價達9億元。
在2018年的續建中,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項目建筑面積18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鄭州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綜合市場、武大科技園鄭州分院等25個項目。北三環東延快速通道、107輔道(東三環)快速通道、渠南路(西四環—隴海路)、京廣快速路二期南段輔道等工程也將于2018年竣工,鄭州人的出行將更加便利。
今年鄭州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后,鄭州公交總公司于1月6日相繼開通了30條社區接駁巴士線路,目前已經覆蓋23個軌道交通站點,他們的目標是實現公交與地鐵的無縫銜接。
昨日上午,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鄭州市2016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執行情況和2017年計劃的報告,一大批民生相關項目都能從中找到身影。分別是:公交都市公交專用道續建項目1項;公交場站、城市智能公交系統等新開項目4項;四條快速公交打捆前期項目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