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8日17:36 來源:映象網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萍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秦雯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特別是失獨家庭的父母養老問題,已經是無法忽視的社會性問題?!?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院長李亞萍認為,現行“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金額太少,建議有關部門提升獎勵標準,并建立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機制。
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
據悉,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由此中國有了第一代獨生子女。不能否認的是,計劃生育政策確實有效緩解了人口過快增長,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到2014年我國獨生子女人數已超過2億。與此同時,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
李亞萍認為,由于家庭規模小型化、獨生子女外出工作求學增多等原因,身邊無子女的老年人必將日益增加。
“另外,獨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結構,注定了這一代獨生子女今后面對的是結婚后兩個人要贍養四個老人甚至更多,這對獨生子女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她說,加之老年人晚年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障多個方面。因此,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相對于現行的養老服務體系,更應該在經濟上、政策上給予最大的關注。
對于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近年來很多地方都適當增加了獎勵標準。
李亞萍介紹,根據調研,目前的情況,大都是從每月5元增加至10元或20元,或將享受獎勵的年限從“到獨生子女14歲止”提高到“16歲或18歲”。這個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相對于現在的物價水平已經失去了當初政策制定時引導群眾少生優生的實際意義,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義。
提高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獎勵金并實行動態調整
對于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金,有的地區在退休后一次性發放養老保險補貼(或計劃生育獎勵費)為當地社會年平均工資的30%,有的地區按月發放,金額由60元至100元不等。
“這些補貼的標準多數已經脫離政策制定時的物價水平,根本不能承擔當前獨生子女父母的基本生活和養老護理費用?!睂Υ?,她建議在現行的養老保險體系下,進一步提高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獎勵金,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消費物價指數動態調整。
李亞萍解釋,就是在現行的養老保險基礎上,根據獨生子女父母的年齡、自理能力以及是否失獨家庭等因素綜合考慮,每月增加適當比例的養老補貼,如增加10%至50%的養老金,以此保障獨生子女年老父母在原有的養老金基礎上能夠有額外的一部分津貼支付老年護理所需要的開支。
“同時,建立健全政策法規保證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金的發放。分別明確企業和政府的職責?!崩顏喥歼€建議,國家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和措施,如通過稅收杠桿(減免個人所得稅)、獨生子女購房優惠等措施鼓勵獨生子女與老年父母同住或相鄰而住以及其他一些如獨生子女父母優先入住養老院的措施。
最后她表示,希望政府盡快探討增加強制護理保險的可行性并付諸實施,為今后中國可能出現的低生育率導致的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提供一個既能解決就業又能解決養老的社會養老方法。
河南經濟廣播兩會特別欄目《2018全國兩會·論策》,每天早上7:40分鎖定收聽FM103.2《1032上班路上》。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前,全國人大代表張常寧在接受映象網采訪時說,我會努力行使好代表的職責。
關鍵時點的關鍵會議,中國未來改革發展的一舉一動全球矚目。除了常規議程外,今年全國兩會,至少有四件大事將產生深遠影響。
電視端,通過北京、河南雙演播室對接,實景、虛擬演播室結合,全媒體多平臺聯動,全方位立體化做好《我們的新時代》特別報道。2018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大象融媒投入精兵強將,立體化構筑傳播矩陣,再發揮“融媒體”效應。
“作為基層農民代表,我這次最重要的還是關注三農方面。怎么能把鄉村振興戰略真正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我此次帶到北京的議案?!比珖舜蟠砼岽毫猎诮邮苡浾卟稍L時說。
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久久為功的韌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戰略定力,擼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精準發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兩會“好聲音”,不僅唱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謀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實現國家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始終不渝”。
工作已經部署,關鍵在于落實。我們期待更多的領導干部以“兩會”為起點,以實干促落實、以落實促深化、以深化促創新,向未來遠航。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新語”之“長”字篇,就是要全黨上下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場民族復興的“持久戰”。
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跟自然環境一樣需要時刻維護,一旦破壞,恢復起來起來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從“部長通道”到會場,從“會場鏡頭”到“場外鏡頭”,從線下民生到線上民生,處處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顯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們各級政府,把厚植民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從細、從小、從實、從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擲地有聲,如李克強總理囑托,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們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多去思考問題所在、百姓所需,將各項工作的軌道對接,加快推進工作發展,著力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構建更加美好的中國。
總書記連續五年在上海團談到創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行使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黨的方針政策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謀劃發展,開辟發展新途徑,突破常規,出奇制勝,以創新促發展。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