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2日17:12 來源:映象網
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秦雯 阮海峰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作為基層農民代表,我這次最重要的還是關注三農方面。怎么能把鄉村振興戰略真正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我此次帶到北京的議案。”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裴春亮告訴記者,我生到農村長到農村,還在村子里當村官當了十幾年,所以這次我要把農民的聲音帶到北京去。這次十九大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裴春亮也有所思考,他認為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隊伍,而這需要各級組織盡快的培養和支持。
“我覺著真正的鄉村振興戰略也需要有這方面的幾個新:擁有新思維、懂得新技術、培養新農民。”裴春亮說,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也成為一個新型農民,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生產都要有一個新的標準;新思維則是我們要加強接觸互聯網,讓物流村村通,把幾個“新”全部融入到一起,才能有利于引導好鄉村振興戰略,使之真正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裴春亮還表示,這兩天通過人大代表的培訓和參觀,他也想把河南肯干、苦干、實干的精神帶到北京去,讓全國人民了解河南,用國際標準看河南。
據了解,今年是裴春亮第三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在前兩年他提出的提高基礎村官待遇議案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果。鄉村的教師、醫生薪資一年比一年高了,國家對他們的支持也越來越大,僅薪資方面就比以前至少提高了17—18%。
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久久為功的韌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戰略定力,擼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精準發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兩會“好聲音”,不僅唱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謀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實現國家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始終不渝”。
工作已經部署,關鍵在于落實。我們期待更多的領導干部以“兩會”為起點,以實干促落實、以落實促深化、以深化促創新,向未來遠航。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新語”之“長”字篇,就是要全黨上下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場民族復興的“持久戰”。
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跟自然環境一樣需要時刻維護,一旦破壞,恢復起來起來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從“部長通道”到會場,從“會場鏡頭”到“場外鏡頭”,從線下民生到線上民生,處處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顯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們各級政府,把厚植民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從細、從小、從實、從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擲地有聲,如李克強總理囑托,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們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多去思考問題所在、百姓所需,將各項工作的軌道對接,加快推進工作發展,著力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構建更加美好的中國。
總書記連續五年在上海團談到創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行使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黨的方針政策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謀劃發展,開辟發展新途徑,突破常規,出奇制勝,以創新促發展。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來自最基層的數據,才會真實可信,才是群眾的真實心聲。當群眾的訴求能通過暢通的渠道獲得表達,才會油然而生一種獲得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邀請15位部委“掌門人”召開記者會,回答提問。每一場記者會都包含了許多內容,小編精心整理出精華版,100個問題基本涵蓋了15場部長記者會的干貨,與大家分享
兩會“干貨”是擰干水分的“民意”,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標準,只有順應民意,制定的正常方能合乎民心,才能讓惠及民生的“兩會紅包”真正地成為群眾喜歡收的“紅包”。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而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就業壓力可想而知。全國人大代表、東莞鼎泰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16歲從南陽新野農村奔赴廣東,從打工妹一步步成長為公司董事長,如今管理員工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