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2日09:1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2月21日,記者從鄭州機場了解到,春節七天長假,鄭州機場整體運行平穩有序,發送旅客突破55萬人次。
據了解,長假期間,鄭州機場天氣以晴朗為主,整體運行平穩,僅在2月20日夜至21日清晨迎來了小雪天氣,機場及時對39架飛機進行了除冰工作,進出港航班正常起降,旅客出行順暢有序。
據初步統計,鄭州機場共執飛航班4100余架次,其中2月20日客流創新高,有近9萬人在此抵離。伴隨假期客流增加,機場也迎來了停車高峰,各停車場日均停車超萬輛,各場次停車爆滿。為了最大限度滿足旅客停車需求,鄭州機場加強現場管理引導,緊急開辟過夜停車區,還通過現場告知、宣傳報道等方式及時發布機場停車信息、停車預警信息等,提醒車主在高峰期間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入機場。
目前,以???、三亞為主的旅游城市較為熱門,回鄭航班持續到本月底基本處于無票狀態;同樣,鄭州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航班也是基本處于無票狀態;鄭州到杭州、成都、重慶等地的機票較為緊俏,大部分航班已無余票,部分僅剩余少量全價機票;不過,鄭州到昆明、麗江、哈爾濱等地的機票較為充裕,部分航班低至6折。
鄭州機場提醒廣大旅客,春運期間及早到達機場,盡可能利用微信值機、自助值機設備辦理等方式辦理值機手續,可通過河南機場集團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及時了解機場運行情況和所乘航班信息,及早安排行程。此外,亦可撥打24小時服務熱線037196666。
今年春節期間公路運輸流量持續攀升,其中初六高速出口總流量達到最高峰,總流量預計約2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22.44%。
“朋友圈”里那些祝福和祈禱,既有國人對父母“愛你在心口難開”的親情,也包含了兒女“難報三春暉”的思念、愧疚、反思……這些情緒的匯聚、發酵,激發起更多孝心孝行。
農歷新年——春節,俗稱“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由于傳統中華文明的廣闊輻射范圍,亞洲各國在古代也大都以我國的歷法為標準,有著過年的習俗。能否協調好原有文化制度下的紀年歷法觀念與現代時間制度的沖突,考驗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
春節作為國人的集體性儀式,成為我國傳統佳節中最重的節日。但辭舊迎新的時刻和闔家團圓的聚會卻成為一種“難得”,難得陪伴、難得團圓、難得辭舊迎新,新春佳節在移動互聯時代下,也應思索:闔家團圓的時刻,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更好地表達內心的這份團圓和祝愿。
很多中國人覺得過年太累,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春節只是換個姿勢的吃吃喝喝。除了包餃子、湯圓,還有這些春節的民俗活動,外國人學起來也是相當認真↓↓↓ 寫福字,這個握筆姿勢使了大力氣。
中華民族傳統歷法歲首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辛亥革命后,1912年起采用公歷,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歷歲首;1914年起把夏歷正月初一定作“春節”,為農歷歲首。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飛逝的光陰里,歷史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前幾年,每逢中秋和春節前夕的中午和晚上,母親總是給我電話打個不停,電話接通后,我問母親有啥事,母親總是一個勁地說“沒事,沒事,就是想給你打個電話,看你在哪兒......”。
狗年春節即將到來,酒水市場一片火熱景象。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相比往年,今年白酒節前促銷力度明顯減小,一二線品牌價格有增無減。盡管如此,飛天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依然供不應求。
呼吁回家過年別成為道德綁架,春節回不回去都要有“家和遠方”。很多“不回家過年”的人也應該得到尊重,他們在遠方的堅守注解了“我們不一樣”。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1.5%。
通常來說,春節前后是住房買賣市場的傳統淡季。往年樓市成交數據顯示,1月至2月的住宅成交量在全年中處于低位,即使是過完年,買賣市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回溫。但相比買賣市場,住房租賃市場卻會在春節后迎來旺季。
誠然,旅客買票乘車,享受服務是無可厚非,列車員打掃衛生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但身為旅客,不能把“扔垃圾”與“亂扔垃圾”混為一談。
“等了半個小時,只看到三輛空車,但是這三輛車看見我招手也不停,不知道是咋回事兒?!弊蛉?,市民鄭先生致電大河報熱線講述自己的遭遇,同時提出疑問:為什么感覺臨近春節后,市區里的出租車少了很多呢?
自2016年執行《鄭州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后,鄭州進入“禁炮令”時代。從限炮到禁炮,鄭州的政策管控越來越嚴,禁炮的范圍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