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3日16:30 來源:映象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 2月13日,映象網記者自河南省環保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獲悉,近年來,霧霾天氣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出臺了很多舉措,收到了明顯成效。盡管大氣污染改善幅度明顯,但由于產業結構等多種原因,我省當前仍為全國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結合我省大氣污染防治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制定法規細化相關制度,固化成熟經驗,加強法治治霾力度,十分必要。
《條例》在堅持法制統一的基礎上,立足于我省實際情況,堅持問題導向,著重細化大氣污染防治各項措施,量化法律責任,增強了立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燃煤污染防治方面
我省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75%以上,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左右,這種以煤為主、利用效率低的能源消費結構,是造成我省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條例》提出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度,推進煤炭清潔利用,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要求,制定本行政區鍋爐整治計劃,淘汰、拆除每小時十蒸噸以下的燃燒煤炭、重油、渣油以及直接燃用生物質鍋爐;要發展以熱電聯產為主的集中供熱系統。具備穩定熱源的集中供熱區域和聯片采暖區域內的熱力用戶,應當使用集中供應的熱源,不得新建分散的燃煤供熱設施。加快推進電代煤、氣代煤、清潔能源等項目建設,加強民用散煤使用管理,逐步減少煤炭使用量。
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方面
工業污染一直是我省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對于工業污染的治理僅僅停留在“末端治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工業污染。為強化這方面的法律應對措施,《條例》明確規定實行重污染工業項目清潔生產審核制度,對在城市建成區內人口密集區、環境脆弱敏感區周邊的高污染企業,應當限期搬遷、升級改造或者轉型、退出。對生產過程及儲存、傳輸、裝卸、排放等環節產生的粉塵、氣態污染物的排放和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收集處理等,采取嚴格的治理措施,實施全過程污染防治。還規范了大氣排放惡臭氣體防治內容,在人口密集區域,不得新建、改建和擴建石化、焦化、制藥、油漆、塑料、橡膠、造紙、飼料等易產生惡臭氣體的生產項目或者從事其他產生惡臭氣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已建成的,應當逐步搬遷或者升級改造。
機動車污染治理方面
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汽車尾氣已經成為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條例》從機動車定期檢測、檢測機構管理、路檢路查、機動車維修企業管理等方面作出系統規定,強化機動車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環保責任,保障在用車穩定達標。針對重型柴油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嚴重問題,《條例》規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管理,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劃定并公布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鼓勵高排放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提前報廢,減少其帶來的污染。《條例》對優化城市功能和布局,推廣新能源機動車作出規定。要求公務用車和公共交通、出租車、環境衛生、郵政、快遞等行業用車應當率先使用新能源機動車,鼓勵新建居民小區停車位建設相應的充電設施,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引導公眾綠色、低碳出行。
揚塵污染防治方面
揚塵污染是我省PM10濃度居高不下的一個主要因素,也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成因之一。《條例》對施工工地、道路揚塵、礦業揚塵、物料堆場、城鎮道路清潔的揚塵防控措施進行了具體規定,明確建設單位應當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施工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并向當地揚塵污染防治主管部門備案,確保污染防治的措施有效落實。《條例》對房屋建筑、拆遷改造、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城市規劃區內水利工程施工、道路建設工程、園林綠化施工及礦產資源開采等可能產生揚塵污染活動的施工現場、各類物料堆場均提出具體的管理和防治措施要求,易于操作和監管。《條例》還對城鎮道路保潔清掃作業方式作出了具體性規定,明確了運輸車輛的密閉處置和依規定線路行駛的法定義務。
農業和其他污染防治方面
秸稈焚燒、落葉焚燒等面源污染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很大,餐飲油煙、燃放煙花爆竹等造成的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條例》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財政補貼、技術指導等措施,廣泛開展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工作,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樹枝、枯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嚴控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物,禁止在政府劃定區域內露天燒烤食品,對排放油煙餐飲服務、經營場所選址和油煙凈化設施的安裝與使用等方面均作出明確規定。對燃放煙花爆竹問題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經過第一次審議,條例草案對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新能源機動車使用、農業污染等幾個方面做了部分修改。
水污染防治攻堅方面,一是省市重點工程推進慢;二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展慢;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鄭州段)兩側保護區排污單位綜合整治工作進展慢。涉及滎陽市6家,目前還在前期準備,仍未開工。
5月20日,在全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公布了1月至5月18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綜合考評結果,并印發通報。駐馬店市PM10、PM2.5平均濃度值分別居省轄市第2位和第3位,同比下降11.8%和11.9%,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0天;全市482家“小散亂污”企業全部整治取締到位;一季度實地督查和4月份考核結果均居省轄市第3位。
暗訪發現多條道路存在揚塵嚴重的問題,途徑主要道路的載重汽車雖有遮蓋,但途徑處依然“狼煙動地”。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制定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物業管理條例等8部省本級法規被列入今年的立法項目。還要對實施城鄉規劃法辦法、預算監督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等31件法規項目進行調研,為今后立法做好準備。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建才介紹,近兩年來,省人大代表在“人代會”期間提出有關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議案不斷增多。為了落實省委的要求和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立法工作列為2017年頭號立法項目”。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建才介紹,近兩年來,省人大代表在“人代會”期間提出有關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議案不斷增多。為了落實省委的要求和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立法工作列為2017年頭號立法項目”。
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逐步擴大禁燃區區域,4月底前,各縣(市)、上街區要劃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要實現城市建成區全覆蓋。強化道路揚塵治理,盡快實現全市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嚴格實施城區道路“以克論凈”考核。
今年7月4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正式打響。當天,各地市、省直管縣、攻堅辦各組成單位向省長陳潤兒遞交目標責任書。如今,各地市向省大氣攻堅辦提交了目標責任完成情況。
12月13日,以省住建廳副巡視員張冰為組長的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第四督導檢查組蒞臨我市,對我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平頂山市教育局昨天下發通知,今年下半年面向社會開展的教師資格認定即將結束,從今天起,通過申請符合教師認定條件的人員可以開始領取教師資格證。
12月10日,我市召開迎接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檢查督導組動員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丁心強出席會議,市政府黨組成員劉連波主持。
唐遠游在講話中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上下高度重視,營造了濃厚氛圍,采取了有力舉措,形成了良好態勢,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優良天數不斷增加,空氣質量持續好轉。但與省委、省政府要求相比,與先進省轄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也有不足之處,必須加壓奮進、再接再厲。
由于“污染圍城”現象整治不力,安陽環境問題被曝光。記者昨日赴安陽了解到,安陽市環保局局長張衛東已經被停職,而被曝光的問題也已開始初步整改。”龍安區東風鄉黨委書記侯新慶表示,“我們將對該場立刻進行取締,裸露堆放的沙石下午6點全部清走,并以此為戒,對周邊進行復查。
截至目前,以上工地仍未達到“6個100%”的要求,按照規定,未達到要求工地將一律停工整改。針對通報的問題,會議要求要切實抓好問題整改,抓好措施落實,消除每一類、每一處污染,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化、細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