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8日15:2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見習記者 陳偉然)1月18日,鄭州市教育局緊急發布了《關于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停課的通知》。根據《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的通知》(鄭政辦明電〔2018〕19號)的精神,市政府已經決定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并于2018年1月19日0時啟動I級響應。
1月19日全市幼兒園、小學停課,各初高中階段學校結合學業進度和學校實際情況采取彈性教學或停課等防護措施。停課學校要指導學生在家做好功課復習和自主學習工作,做到停課不停學。
這兩天隨著冷空氣影響結束,河南大部受偏南風影響,天氣靜穩,空氣污染擴散條件極差,在本地累積和區域傳輸共同影響,全省污染將迎來最為嚴重的時段。
隨著重污染天氣來襲,這幾天鄭州的天總是灰蒙蒙的。在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電子屏幕上,河南以及周邊多個省份的空氣污染指數都持續增高,呈現出一片“萬紫千紅”,16日上午9點,鄭州市空氣質量指數為267,為重度污染。科學大道瑞達路交叉口附近的一處工地內也無施工跡象,生產經理介紹,為響應應急管控,預警期間全面停止施工。
“我們公司以往都會將防霧霾口罩作為員工福利發放”,一家企業職員李小姐告訴記者,但去年底到現在就沒這個福利了。
1月3日,省環保廳召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會議,總結2017年12月份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并分析了2018年1月份的環境形勢。省環保廳副廳長焦飛介紹,去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我省PM10平均濃度為143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期(188)下降45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3.9%;PM2.5平均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較上年同期(127)下降40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31.5%。
系統通過智能裝置控制,超細霧在空氣中迅速彌漫,形成霧狀空氣效果,快速增加空氣濕度,隨著濕度的增加短時間內即可起到去除霧霾、降塵、降溫、產生負氧離子,凈化空氣的作用。系統通過智能裝置控制,超細霧在空氣中迅速彌漫,形成霧狀空氣效果,快速增加空氣濕度,隨著濕度的增加短時間內即可起到去除霧霾、降塵、降溫、產生負氧離子,凈化空氣的作用。
剛剛過去的11月份,我省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藍天白云好天氣,不少社會公眾為此欣喜不已。“在靜穩高濕天氣下,逆溫現象突出,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造成污染天氣頻繁發生。
11月4日起,霾就悄悄潛入了京津冀地區,11月5日,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未來三天,我國北方擴散條件不利,當天,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聯合省氣象臺會商顯示,5日-8日,我省北部和中部早晚小時污染程度由輕中度向重度發展。
“北京的朋友再等等,風已經到張家口了……”每到冬天,霧霾都會不期而至,這時,普通民眾能做的似乎只有等,等風來。張芳華介紹,隨后三次冷空氣都是從新疆過來,影響到華北黃淮地區要到13日夜間到14日,所以霧、霾天氣過程考慮到12日到13日結束。
李京校表示,科學家要想弄明白雷擊是否與霧霾水平有關就必須“當場抓獲”霧霾。據李京校透露,廣州和山西省首府太原等城市也注意到了雷擊事件不同尋常的增加并展開類似研究。
9月2日,包括省環境保護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河南經濟戰略研究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院等單位,共計6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圍繞“能源-環境-經濟”三方面協調發展,共商治霾大計。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發布。針對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污染受到關注的情況,劉炳江表示,中國現在不會、將來也極少可能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昨天,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有關情況,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環境保護部標準所所長武雪芳出席并回答媒體關切。
韓聯社是這樣說的,一項研究結果證明,從中國漂洋過海的霧霾導致了韓日兩國有3萬余人過早死亡, 并配上了一幅悲情的“霧霾圖”。
在韓國輿論場,“中國霧霾危害韓國”是媒體很喜歡報道的話題之一。
河北涿州雙塔中學初二學生趙航(化名)從學校教學樓五樓墜落摔成重傷,其本人和家長都稱系班主任邵丹責罰所致。這份落款時間為3月24日的報告顯示,做筆錄時,趙航稱“自己想看外邊的霧霾,踩著不銹鋼扶手,攀上圍墻,后不慎墜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