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18:15 來源:映象網
公交一公司工作人員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初雪積極準備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12日下午,省氣象臺發布預告,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3日~15日白天,全省有雨雪天氣過程,主要時段為13日~14日,我省北中部以降雪為主,南部為雨轉雨夾雪或雪。本次過程全省降溫幅度為8℃~10℃;雨雪期間,相關部門需注意防范道路濕滑、結冰以及低能見度等對交通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鄭州正在實施單雙號限行,公共交通必將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工具,鄭州公交一公司立即啟動《雨雪天氣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全力保障市民順利出行。
公交一公司工作人員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初雪積極準備
據了解,在接到降雪預報之后,公交一公司立即成立應急保障小組,60噸融雪劑,320把鐵锨,150把掃帚已經準備到位。各車隊結合實際,成立了青年突擊隊、老兵突擊隊、青年志愿者突擊隊等,一旦雨雪降臨,將第一時間開展保障工作。為確保車輛性能良好,公司機務部門加班加點對1171臺運營車輛進行突擊檢查,特別是發動機油液、車載鍋爐等作為重點檢查對象,對發現問題的車輛要及時進行整改。
公交一公司工作人員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初雪積極準備
據公交一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目前公司已經加大對早晚高峰時段運力投放,縮短市民候車時間,減少站臺滯留乘客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對中原路、建設路、嵩山路等主干道的公交線路進行適時監控,依托GPS智能調度系統,根據客流變化,重點對1路、102路、B12路、108路、60路、B67路等公交線路的客流進行適時監控,要求現場調度員靈活調整行車作業計劃,全力保障市民正常出行。針對S111路、S112路、S151路等11條地鐵接駁線路,通過車載雙目體感客流調查器對客流進行適時分析,及時對該線路進行縮短發車間隔,加大運力投放等措施,加快市民換乘地鐵的效率。
為滿足市民多樣化出行需求,公交一公司還為市民提供了專車服務,目前鄭州公交開通的約車方式有三種:撥打96556電話預約;關注鄭州公交服務平臺微信(ZZGJFWPT)手機預約;登陸公交約車網頁在線預約。歡迎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進行咨詢了解。
據了解,此次全省雨雪天氣過程,主要時段為13日~14日,我省北中部以降雪為主,南部為雨轉雨夾雪或雪。未來三天,我省將有兩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但降水強度較弱。
今天(11月22日)是二十四中的小雪,鄭州也迎來了降雪,一瞬間,鄭州便被銀裝素裹了起來。映象網記者走遍街頭,用手中相機記錄下一個個雪中花絮。
2016年11月22日凌晨,鄭州迎來了今冬第一場大雪,比去年早了一天。雪花翻飛著落入紅塵,愛到了極致,全城就這樣一起過了一次白色情人節。一場雪讓整個鄭州少了往日的喧嘩和嘈雜,有的只有靜美,但是比雪景更美的還是他們……
大雪節氣的特點,正如明代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里所說:“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雖然入冬以來影響我省的冷空氣不少,但由于南方的暖濕氣流一直無法北上,冷暖氣流無法交會,就無法出現降雨或降雪。
6時35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平頂山五地區和安陽、鶴壁、新鄉、鄭州、許昌、漯河、南陽七地區西部及鞏義、汝州、鄧州部分地區有西北風5級左右,局地陣風6到7級或以上。
冷風,凍云,寒天,最愜意的莫過于洋洋灑灑降下一場雪,白了人間,老了山河。雖然鄭州大部分地區沒下雪,但昨日我省的很多地市都已經降下了今年下半年以來的初雪,由于降雪范圍較大,這也是我省下半年的第一場雪。
據河南氣象官博消息,這次初雪的派送范圍僅限西部山區:從網友發來的圖片可以看到,此次降雪主要在我省三門峽和洛陽兩地區。
11月25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下周二前后,我省西部、南部的部分地區有零星小雨夾雪。
11月24日上午,由許昌市政府新聞辦辦公室舉辦的應對天氣變化民生保障措施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市廣電大廈11樓新聞發布廳舉行。
孫廣合,河南鹿邑籍。著名攝影人、高級攝影師。中國財政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藝術攝影協會會員,河南鹿邑藝術攝影協會主席,中國鹿邑李氏文化研究總會副秘書長、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其攝影作品在中國當代農村財經雜志、河南十年農村綜合改革等新聞、媒體、雜志發表500余組
風雪雖急雖密,但因路面溫度較高,初雪落地即化,好在落葉為襯,角落里存有不少積雪。鄭州的每條街上都有像田師傅一樣的清潔工,他們迎著風雪,搶在市民出門前,將道路打掃完畢。
河南省氣象臺27日發布,下周初全省大部地區有一次弱降水天氣;周中后期全省以晴天為主。
河南省氣象臺27日發布,下周初全省大部地區有一次弱降水天氣;周中后期全省以晴天為主。
鄭州初雪給城市公共交通帶來的考驗,25日仍在持續。雖然雪姑娘暫別鄭州,但因道路結冰,出行的人們步步驚心,公交、地鐵仍是市民出行首選。
鄭州初雪給城市公共交通帶來的考驗,25日仍在持續。雖然雪姑娘暫別鄭州,但因道路結冰,出行的人們步步驚心,公交、地鐵仍是市民出行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