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16:14 來源:映象網
開欄的話: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的十九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十九大。
我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一切實現的基礎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每一個人都“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實現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
為了迎接黨的十九大,大象融媒映象網自10月17日起,將推出重磅系列策劃《我們的十九大 幸福新八盼》,從人民生活最重要的八個層面,來展現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
UU跑腿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 文/圖
出行有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閑置的房屋可以按天租給游客……遍地開花的共享經濟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是吸引了眾多創業者,帶動了大批人的就業。
而河南的共享經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也給河南百姓帶來了巨大利好。
UU跑腿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家鄭州互聯網絡公司,早在3年前剛成立時,它還只是一個8人的團隊,現在,僅鄭州就擁有跑男超過6萬余人,直接或間接創造了6萬人的就業崗位。
UU跑腿入職培訓
不少跑男工作至深夜
就業 曾是鄭漂們最大的現實問題
“我現在一個月干‘跑腿’多了能賺8000多。”今年39歲的楊振江在跟記者說到自己的收入時,臉上藏不住的是對自己工作的滿意。楊振江1997年就從老家來到了鄭州,剛來這里時,當保安,修出租車,做廚師,什么活兒都干過。最后覺著總給人打工不是辦法,就自己在都市村莊租了個門面,開了家小飯店,一家人生活還算富足。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鄭州城中村改造,楊振江的店面也不斷變換地方。“我們在五里堡干了兩年拆遷了,就搬到帝湖公園那邊,后來那邊也拆遷了就又搬,搬到最后我們根本就開不起飯店了。”
據楊振江說,他以前在都市村莊開飯店,每個月房租僅1.2000、2.3000元,但后來,街邊的房子隨便一問房租都要1萬大多,實在是租不起。“那時候,在鄭州買了房的都留下了,買不起的好多都走了。”一時間,有技術也沒去處,就業這個本就是民生大問題的難題,再次擺在了像楊振江一樣的外來務工者面前。
像楊振江一樣的鄭漂很多,以前,他們總是不斷換工作,以求找到一份“最好”的,但換來換去,他們發現,“工作都差不多”。
不過最近幾年,有一個新現象,不但改變著鄭州市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機會。
這個新現象,就是共享經濟的崛起。
UU跑腿成立之初,創始人去鄭州街頭招募跑男
楊振江
鄭州一家公司創造6萬工作崗位 月掙8000
河南一直以來是勞動大省,省內崗位少,人口多,早就形成了供求之間的矛盾。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出:鼓勵各類群體在互聯網+十大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創業。各地要在上述領域中,每年遴選一批優秀初創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就在同年的6月18日,UU跑腿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它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共享經濟平臺,主要致力于用“互聯網+共享經濟+社群”理念,解決包括但不限于配送、推廣、定制化等服務。
創立初期,UU跑腿去到地鐵口,將摩的師傅們招募為跑男。他們在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每天能有穩定的訂單,確實能在平臺上賺到錢,于是開始向朋友推薦。從最初的摩的師傅到服務員、保安、廚師,甚至有部分白領也兼職加入了“跑男”群體。
不看學歷,不需要高精技術,只要會騎電動車,會用手機,無健康問題,經過培訓即可上崗。2016年3月,楊振江通過朋友的介紹和推薦,也加入了UU跑腿,正式成為了“跑男”的一員。“剛開始就是覺著這個工作比較自由,工作時間可以自己操配,后來干干發現收入相當可以。”
楊振江剛開始做跑男時,每天只能跑幾十塊,一個月1000多的收入,可慢慢的,2000多,3000多...楊振江看到自己每月的收入在快速的提高,不到半年,他每月至少就能拿上個6000多元錢,多了甚至能拿到8000多元。打開楊振江UU跑腿軟件的“個人中心”頁面,上面清晰的記錄著他目前已完成6941單,一共奔跑了50704公里,獲得了107552.66元的收益。
另據UU跑腿工作人員羅美晨介紹,截止目前平臺簽約跑男人數已突破40萬,現居河南省行業第一。以鄭州為起點,覆蓋了北京、深圳、南京、杭州、西安、長沙、成都等85個城市。曾榮獲2015年鄭州移動互聯網十大創新平臺、2015年中原地區最具文化影響力十大企業、2016年河南第三屆互聯網大會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僅鄭州擁有跑男超過6萬余人,直接或間接創造的就業崗位有6萬。
跑男系統接單頁面
共享經濟下,提供的不止就業機會
UU跑腿、滴滴出行、共享單車、外賣平臺...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楊振江說,在決定來到UU跑腿工作前,他也問過其他的工作。在火車上推車賣花生、瓜子;去當快遞員;承包小學食堂給學生做飯...
先不論這些工作的收入高低,楊振江是一個兩個孩子的父親,這些工作一旦投入,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消耗,不管發生任何情況都得要堅守工作崗位,很難走開。“如果沒有這個平臺,讓我有這樣自由的工作時間還有可喜的收入,我真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干啥呢,可能就是顧得了工作顧不了家。”
在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就業促進專題咨詢會上,戴柏華省長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我省作為人口大省,尤其是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
據了解,目前河南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5年保持在140萬人以上,累計新增就業719.7萬人,占全國總數1/10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省內就業超過省外轉移的歷史性轉變,累計新增411萬人,其中,85%以上在省內就業,轉移就業總人數達到2931萬,居全國第一。
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每年超過1300萬人,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始終穩定在5%左右,低于發達國家2016年平均6.3%的失業率。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測算,中國的對外投資和進出口,平均每年直接拉動各國1500萬個就業崗位。
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2.81%,較去年同期低0.14個百分點,就業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從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上看,不限學歷的普通工人和高端人才這兩類人才是人才市場的兩極,而中間板塊——大中專畢業生的供給則非常多,大量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進入市場,而普通工人和高端人才崗位則供給嚴重不足,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昨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經過三個月的努力,鄭州市2017年“春風行動”圓滿結束,為4.5萬農村勞動者提供了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實現1.7萬農村勞動力縣域內就近就業。
日前,記者從三門峽市總工會了解到,2017年“河南工會就業創業援助月”啟動儀式暨三門峽春季用工洽談會將于2月17日10時在三門峽市湖濱廣場舉行。市總工會還在三門峽市職工學校全年免費開展家政服務、茶藝、保健按摩、美容美發、計算機、育嬰等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助力求職者就業創業。
據臺前縣縣長王俊海介紹,全縣已經新建和改造113個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引進了服裝加工、汽車配件、羽毛制品、編織包裝等各類企業,吸納就業7345人,其中,貧困人口2938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高考成績已放榜,志愿填報近在眼前。哪些專業就業率高?哪些專業更有“錢”景?近日,一份來自麥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該報告顯示,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其中上海最高,應屆生薪酬平均值為4441元。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
確保年內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
就建立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而言,重在建立就業工作銜接機制,教育部門、人社部門等接力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8月24日,趕集網聯合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趕集研究院發布了《2015互聯網+時代,就業主力軍現狀報告調查》,報告解讀了在互聯網全面滲透各行各業之時,就業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現狀。
3月11日,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鎮平縣人社局會同縣工會、縣殘聯等部門開展就業援助招聘會。70多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2018個。
3月24日記者從省軍區獲悉,為促進我省退役大學生士兵順利就業,由省教育廳、省軍區司令部、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主辦的河南省第二屆退役大學生士兵就業雙選會將于3月27日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東校區)舉辦。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河南全省新登記企業3.78萬戶,增長37.7%;注冊資本2334.5億元,增長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