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11:10 來源:映象網
開欄的話: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的十九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十九大。
我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一切實現的基礎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每一個人都“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實現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
為了迎接黨的十九大,大象融媒映象網自10月17日起,將推出重磅系列策劃《我們的十九大 幸福新八盼》,從人民生活最重要的八個層面,來展現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
范縣陳莊鎮鎮長高彩菊介紹陳莊鎮蓮藕產業的發展情況
映象網記者 邱延波/文 段晉哲/圖
對于豫北貧困戶胡翠華來說,年收入5萬,是一個不敢想象的數字。
如今,她每年掙的錢要比5萬還要多,甚至超過了部分城鎮居民的收入。她說,這是政府的政策“逼”著她發財的。
人往高處走,誰都想過得好一點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誰都想過得更好一點。現在種了20多畝蓮藕,就是想多掙點錢。”站在一片翠綠的荷葉之間,42歲的農婦胡翠華說。
胡翠華是濮陽市范縣陳莊鎮韓徐莊村人,家里以前很窮,無奈之下,丈夫外出打工掙錢,她在家里照看兩個孩子。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光聽蛤蟆叫,就是不打糧。”這是范縣當地人對陳莊鎮背河洼地的形容。因為這里的土地不適宜種植,以前,陳莊鎮的人主要利用黃河水養魚、種植水稻,年復一年的水稻種植每畝地的年平均收入僅有2000多元,只能維持村民的溫飽生活。胡翠華的家庭一直在這樣的情況下摸爬滾打,想過上小康生活,只能靠想像。
從2010年開始,在鎮里的大力倡導下,這里開始大面積種植蓮藕,并形成了規模。2012年后,陳莊鎮逐漸有了萬畝荷花塘的美譽。
2016年,胡翠華通過土地流轉,種了25畝蓮藕。在荷塘里,除了蓮藕,還有泥鰍,一個荷塘,多項收入。
雖然,種植蓮藕才剛剛起步,胡翠華已經見到了效益:25畝蓮藕,僅泥鰍一項,今年已經收入兩萬多元。胡翠華說,平均下來,每畝蓮藕里,泥鰍可以賣1000元。到年底,就可以賣蓮藕了,預計一畝能賣2000多元,蓮藕一項可以收入5萬元左右。
萬畝荷塘
鎮里倒貼錢,不種都不好意思
胡翠華用蓮藕追求更高收入的夢想正在一步一步慢慢實現。然而,當初,她并非主動選擇種植蓮藕,而是鎮里和村里的領導“逼”著她種的,用她的話說,不種都不好意思。
據了解,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號召,陳莊鎮和韓徐莊村里的領導看到胡翠華家比較窮,就勸她種植蓮藕,幫助她脫貧。考慮到需要一定的投入,胡翠華并不愿意。
人窮志短,越窮越沒有膽量,每一次投入,對于貧窮的家庭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讓這種家庭雪上加霜。
鎮領導跟胡翠華說,只要她想干,肯定能干成,鎮里可以提供資金扶持和政策扶持。
“可以給我提供貸款,而且每畝地種植蓮藕的話,補貼1000元。每畝地的租金一年才800元,就是干不成,還能賺200元呢。這樣的政策,不種都不好意思。”胡翠華說。
像胡翠華這樣的,并非一人。陳莊鎮的一位領導說,為了鼓勵當地的土地流轉,讓大家都來種植蓮藕,2017年,政府拿出了100萬對種植蓮藕進行補貼。
萬畝荷塘
讓夢想更美好 全河南都在努力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在追求更高收入的夢想上,像胡翠華這樣的陳莊人正在一步步將夢想變成現實,讓生活更美好。
目前,陳莊鎮的蓮藕種植規模已超過3萬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獨具特色的觀賞性和高潔氣質一直受人贊賞。從2012年開始,陳莊鎮利用這一特點,開辟出了400畝荷塘作為景點,希望可以打造出范縣旅游業的名片,通過旅游帶動,公益崗位用工安置等方式,依托陳莊鎮黃河藕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協會+園區+貧困戶+市場”的運作模式,鼓勵支持周邊貧困群眾通過參與蓮藕種植、兜售合作社產品等方式實現增收。
數萬畝的蓮藕,再加上400多畝的核心精品觀賞區,陳莊鎮的蓮藕在逐漸打響了名氣,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2015年,陳莊鎮的萬畝荷塘景象被評為濮陽市的新八景之一。
2017年7月24日,陳莊鎮中原荷花園迎來了一個600人的北京旅游團隊。這個團里的部分成員甚至是連續三年來這里觀荷。據當地統計,荷花開放季節,這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上萬人。在旅游的帶動下,黃河蓮子、蓮心茶、藕粉面條、蓮子酥、荷花糕等與蓮藕相關的特產也應運而生,銷售很好。
陳莊鎮的數萬畝荷塘,這一詩情畫意的景象,正在形成更高的收入。胡翠華,和像她一樣的陳莊人,正在讓更高收入的夢想變為現實,變得更加美好。
而這一切,只是河南巨變的一角,中國巨變的一角。
日前,中宣部對河南廣播電視臺策劃推出的專題《我們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表揚:“把話筒、鏡頭對準基層,反映老百姓聽十九大報告后,對未來的幸福生活,未來的發展有了新的打算。這組色報道從全媒體意義上,實現了對“我們的十九大”主題的完美呈現,優秀的專業水準,值得點贊。
“十三五”時期,我省老齡化呈現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空巢和失能比例高的特點,預計到2020年,我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達到1700萬人以上,老齡化率將達到17.8%。
據悉,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目前大的方面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大型設備的安裝調試。雖然具體的開放時間還未確定,但目前內部人員表示,今年年底前即可對外開放。
目前,我省已有不少縣市出臺相關政策,在回購商品房轉為公租房的同時,把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統一轉化為公租房,面向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城打工的農民等符合條件的群體出租,切實解決他們的臨時住房需求。
過去的五年,是13億中國人砥礪奮進的時光,舉世矚目的十九大即將拉開序幕,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力以赴備戰十九大報道。
黨的十九大開幕以來,河南廣播電視臺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精心策劃,全媒聯動,推出了特色系列報道——“我們的十九大”。
把鏡頭對準百姓,把版面留給基層
黨的十九大開幕以來,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了特色系列報道——“我們的十九大”,連日來,這組全媒體聯動的系列報道,在參會黨代表和基層群眾中引起了廣泛熱議。對于河南廣電全媒體精心策劃推出的“我們的十九大”系列報道,楊禹從三個層面談了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