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9日17:00 來源:映象網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 文/圖) 9月1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辦的2017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推廣活動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會上,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河南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十大典型案例》。
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聚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關鍵環節,聚集、整合國內各類要素資源,搭建政府部門、產業主體、專家學者交流平臺,探討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新趨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分享國內外制造業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融合創新成功經驗,促進跨區域產業合作共贏。
為更好地發揮典型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先進經驗交流和推廣,經各省轄市和直管縣推薦、專家評審,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圍繞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供應鏈協同管理、制造業“雙創”、制造業互聯網轉型、工業大數據應用、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工業云平臺、工業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遴選出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智能制造領域
宇通客車以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生產裝備環節為重點,實現基于3D的產品模塊化設計,基于MES的生產、銷售和售后信息管理系統集成,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裝備群,建成行業領先的智能制造生產基地。
案例二:服務型制造領域
森源集團以自身生產的環衛車輛為基礎,通過建設基于云計算的環衛管理服務平臺,向上推動環衛裝備智能化升級,向下支撐增值服務、融資租賃、環衛管理輸出和環衛第三方運營服務,推動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案例三: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大信科貿以“夢模塊+夢工廠+云設計”為核心,搭建云平臺為客戶提供自主設計服務,再由云計算中心將設計方案分解為標準化的“夢模塊”,并將生產指令發送給全球代工廠商,實現基于模塊化生產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案例四:供應鏈協同管理
天瑞集團構建覆蓋存貨管理、交易平臺、物流業務、往來管理、數據分析等功能的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通過與各應用系統無縫集成,實現產品、制造、銷售、采購、管理等各環節的企業間協同,推動企業管理方式變革。
案例五:制造業“雙創”
中信重工建設重裝眾創線上資源共享、重裝眾創線下實驗與驗證、重裝眾創成果孵化三大眾創平臺,打造技術、工人、國際、社會四大創客群體,形成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的合作共贏生態體系。
案例六:制造業互聯網轉型
眾品食業發揮自身農牧產業、食品加工制造業、食品生產服務業優勢,打造全國最大的B2B垂直生鮮電商交易平臺——鮮易網、冷鏈物流行業規模最大的資源交易平臺——冷鏈馬甲,依托互聯網全面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案例七:工業大數據應用
衛華集團梳理現有業務流程和制造過程,在OA、ERP、CRM、PLM、MES等業務系統基礎上,搭建大數據分析平臺,對設備、客戶等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建立“數據驅動、虛實映射、實時監控、質量追溯”的智能化生產體系。
案例八: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中機六院創建涵蓋物理工廠、工業物聯網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虛擬工廠和數字孿生的“智能工廠建設新模式”,從需求分析、關鍵技術應用、系統建設、能力提升、考核指標、推廣應用等層面組織實施,為智能化改造提供服務。
案例九:工業云平臺
省科學院物理所建設第三方工業云平臺,將計算、存儲、應用軟件、大數據分析、企業協同、行業知識等信息資源以租用服務模式向制造企業提供,推動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按需供給,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服務。
案例十:工業電子商務
悉知科技建設面向裝備制造行業,集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培訓服務、信息化應用服務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世界工廠網,幫助制造企業提高采購和銷售環節效率,實現全網營銷布局。
10月份,制造業PMI為51.6%,雖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達到今年均值水平,制造業持續保持擴張的發展態勢。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辦的2017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推廣活動9月19日~20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高紅衛認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可以在三個方面下功夫:智能制造、協同制造和云制造。
3月5日,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我省將在2017年啟動制造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培育10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立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和省級行業重點實驗室。
3月23日,河南省政府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省工業大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總結2015年和“十二五”全省工業發展工作,全面部署實施《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類似這種欠薪行為在制造行業內非常普遍,“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準時發薪的企業只有30%左右。”
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類似這種欠薪行為在制造行業內非常普遍。
11月15日發布的《2015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A股市場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上市公司36家,法律風險指數平均得分為23.508,比上年度升了0.18%。
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聯合發布數據,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后出現微幅回升。
6月14日,記者獲悉,經省政府批準,省財政廳印發了《河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實施方案》,統籌整合現有的省級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等財政專項資金,設立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推動河南制造由大變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制造2025”的整體政策架構將是“1+10”,即一個綜合的整體戰略中長期規劃,外加10大重點行業領域的具體推動計劃。前提是,中國制造業需要走出新一輪重復投資、產能過剩、低效競爭的歷史怪圈。
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盧秋義說,利用供應鏈理念,能夠打破行業壁壘,讓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服務流在各行業間自由流動,從而實現整合資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據悉,今年10月份,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4年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雖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受“春節”臨近的影響,增速有所放緩。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銀行(央行)30日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7月韓國制造業景氣實查指數(BSI)為74,環比下降3點。韓國居民對當前經濟形勢感受的經濟信心指數(ESI)環比下滑2點,為92,連續3個月出現下滑。
事實上,已有數據顯示,在美國,邁入新世紀后,由于智能化技術替代人工,中產階級的信息處理工作職位數量日漸下滑。事實上,已有數據顯示,在美國,邁入新世紀后,由于智能化技術替代人工,中產階級的信息處理工作職位數量日漸下滑。
到2017年,全省智能手機產量超過2億部;地鐵、高鐵列車在鄭州下線;海爾、格力實現“鄭州制造”……昨天,記者獲悉,省政府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大省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繪制出了我省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