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4日08:28 來源:映象網
樹干被鋸后,再遭剝皮。
樹頭在春天被砍,如今不少楊樹已死。
映象網快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楊樹每年都會在春天飄楊花,又稱楊絮。有些人因對此過敏而反感楊樹。鄭州一家屬院16棵楊樹疑因此而遭砍頭剝皮。對此,綠化所工作人員稱,私自砍樹情節嚴重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16棵楊樹被剝皮
9月4日上午,鄭州市未來路與福元路交叉口向東約500米路北的福元路41號院燕鳳小區9號樓前,兩棵碩大的楊樹只剩下三四米高的樹干,樹葉枯黃。這兩棵楊樹在春天的時候被砍頭,現在樹干四周被鋸開,必死無疑。
在最北邊10號樓前,一排楊樹全部被砍頭和剝皮,其中7棵楊樹樹葉枯黃,已經死亡,而剩下的7棵楊樹的樹葉也開始打蔫,瀕臨死亡。
這些楊樹直徑最小的都是40厘米,最大的幾棵在60至70厘米。在沒有被砍頭之前,它們高度都在20米以上。
其中有幾棵楊樹,需要兩人合抱才能抱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租房戶稱,之所以有人要毀掉這些楊樹,是因為它們春天會飄楊絮,有人皮膚過敏,提出了要砍掉這些楊樹。
私自伐樹將被追責
“春天的時候,有人將這些楊樹砍頭了。被居民舉報后,執法部門前來制止過。這次又被剝皮了,顯然有人要將它們置于死地。這些楊樹栽種的時間最少有15年以上了,在此之前,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小區也好看點。如果這些楊樹都沒了,小區光禿禿的,太難看了。”小區居民盧先生說。
據了解,這個小區現在還沒有物業管理,但成立了院管會,居民曾經就此事向社區反映過此事,但不了了之。
金水區綠化所的負責人王建勇說,飄楊絮的是雌性楊樹,楊樹果實將要成熟,果開裂楊絮就四處飛揚。楊絮到處散播會造成環境污染,還能讓人呼吸道不暢,因此,行道樹和庭院可以種雄株楊樹。
“這些種植在院里的樹木要想砍伐,需要由產權單位向園林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得到批復后才能砍伐,而且要簽訂承諾書,補種數量更多的樹木。如果私自砍伐,將受到園林執法部門的嚴厲處罰,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王建勇說。(線索提供:劉建民)
【濟南青后小區疑燃氣爆炸,4層玻璃被震碎,現場濃煙滾滾,消防官兵已在救援】據現場目擊者介紹,12月7日上午8點10分左右,山大南路西段青后小區居民樓疑因煤氣爆炸起火,小區居民樓1到4樓玻璃都被震碎,現場著火濃煙滾滾。
昨日,鄭州消防支隊對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出現的30家火災隱患單位及其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曝光。中牟縣 水木清華小區(鄭州正永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樓道停放電動車、電動車飛線充電情況嚴重、室外消火栓損壞嚴重、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通道、消防控制主機停用
11月9日,有市民向映象網反映,鄭東新區銀河丹堤小區外圍今年8月時新劃了不少停車位,但是這些停車位卻占壓了人行道、盲道和一部分非機動車道,不僅違規還給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了不便。
房屋漏水不僅僅涉及維修問題,還往往伴隨著裝修、燈飾、家具等受損問題,因此看似小矛盾,卻容易引發大糾紛。
9月12日,記者進入后發現,一棟居民樓墻壁粉刷一新,6個單元出入口上方,分別懸掛著一個帶有仿木紋理的牌子,上面分別寫著“禮德居”“孝德居”“儉德居”“仁德居”“信德居”“智德居”。
記者從南昌路派出所獲悉,轄區內小區居住在10樓、11樓的兩戶居民家里被盜,手機被盜,隨后支付寶中1萬多元被轉走。
昨日,大河報記者獲悉,今冬洛陽計劃新增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洛北城區將新增65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
經開區 鄭州時間規劃互聯網上網服務有限公司 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擅自營業。鄭東新區 湘江市場 存在“三合一”現象,堵塞消防安全出口。高新區 啟明村小區 占用消防車通道,電動車違法充電。
2014年6月,鄭州市下發《關于在住宅小區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庫(棚)的通知》,要求鄭州市4000多個小區必須建設電動車充電棚。2015年年底前,所有小區都要建成。
2014年6月,鄭州市下發《關于在住宅小區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庫(棚)的通知》,要求鄭州市4000多個小區必須建設電動車充電棚。2015年年底前,所有小區都要建成。
周口市沈丘縣一小區內,一名7歲女童被卡在3樓的防盜窗里,身體懸空,隨時都有掉下去的危險,情況萬分危急。小區物業人員和其他居民趕到后,有的爬梯子施救,有的拉著厚被子在下面接應,最后終于將女童救了下來。
如今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鄭州很多小區都有公共健身器材,室外漫步機、太極揉推器、上肢牽引器……各式各樣鍛煉身體不同部位的健身器材,既能讓居民在家門口鍛煉,還增添了生活情趣。
8月9日下午,洛陽市健康西路社區63號院的微信群里傳來一條語音,發語音的人是小區獨居老人時女士。時女士異常的情況,引起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注意。在小區鄰居的幫助下,時女士被緊急送往醫院。
8月9日下午,洛陽市健康西路社區63號院的微信群里傳來一條語音,發語音的人是小區獨居老人時女士。時女士異常的情況,引起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注意。在小區鄰居的幫助下,時女士被緊急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