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8日21:11 來源:映象網
從7月23日起
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
“百城建設提質在行動”系列報道
今天播出第六集
《先補上最短的那塊“板”》
城市建設提質,涉及方方面面,千頭萬緒。提質從哪里開頭?這要依據當地實際,排出輕重緩急,先補上所在縣市最短的那塊“板”,是上上策。
人們常說:“一個城市,有了水就有了靈氣。”然而在水資源豐富的河南鹿邑、新蔡兩地,水曾給當地的居民帶來無盡的煩惱,一個污水橫流,一個水患成災。
兩座城市不約而同地將“治水”作為提質的開場鑼鼓,補上了這塊“短板”。結果,事半功倍,城市建設迅速提升到一個新檔次。
兩年前,鹿邑縣城的風景河、閆溝河、護城河、鹿葉運河和鹿辛運河,由于多年的雨污合流、垃圾淤積、疏于治理,成了“龍須溝”,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
河南省鹿邑縣居民 趙河
老百姓編了一個順口溜,“昔日垃圾淹五河,臭氣熏天蚊蠅多”。
鹿邑為水污染苦惱不已,同樣在水資源豐沛的新蔡縣,水更是成了心腹大患。新蔡縣地處淮河兩大支流洪河、汝河下游,承擔著上游11個縣區來水過境,素有“洪水招待所”之稱。每到汛期,縣城內澇嚴重,居民房屋常常被淹。
駐馬店市新蔡縣居民 張留念
我媽賣水果的時候,下大雨,我記得有一回西瓜都漂起來了,車輪子都能淹一半。
為了消除水的困擾,這兩年,鹿邑和新蔡在城市建設中都圍繞著“水”大做文章。
鹿邑縣以“五河治理”為突破口,進行城市綜合提升治理,對長期以來河邊私搭亂建的1000多間違章建筑進行拆除,與此同時,鹿邑縣與中國水務集團合作PPP項目,迅速籌集“五河共治”專項資金3億多元。
中國水務集團銀龍水環境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鹿邑五河治理項目負責人 賈寶昌
我們主要負責河道清淤、護坡工程、管網施工、道路以及景觀綠化,前期投入的成本,我們將逐步從后期的運營中收回。
“小雨不停、大雨搭棚、夜晚燈明、晝夜施工”,僅用一年時間,鹿邑縣就完成了原計劃三年完成的治理任務,50個主題各異的街心文化公園也建設完成,讓居民“三十米見綠、五百米見園”。
河南省鹿邑縣居民 楊建龍
現在你看風景又好,又不臭氣,空氣又好,又有地方玩了,政府確實做了個大好事。
現在,“九河繞真源、五湖潤鹿邑”的生態水系景觀已經初步呈現。
鹿邑縣副縣長 翟杰
下一步,結合著城區五河的提升,延伸治理(城區)周邊的另外四條河流,真正把鹿邑城區的九條河流全部治理到位。
同樣在不缺水的新蔡縣,前些年,縣城里卻幾乎沒有可以蓄水的湖泊。城市缺少水景觀設施,百姓想在水邊休閑都找不到去處。
新蔡縣攝影愛好者 謝石華
拍攝水面只有到河邊,或者是鄉下的一些水庫,或是大的坑塘去拍。
怎么變水害為水利,讓城市變得宜居?新蔡縣因水制宜,在縣城低洼地規劃建設了五個湖泊,蓄水能力大大提升。
同時大力實施水系聯通工程,一期投資61億元,將城內的三條河流連通起來,建成環城的濱水景觀帶。既防治城市內澇,又為居民提供了綠水環繞的生態美景。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涵養水源,新蔡依托“水”又做起了“綠”的文章。這片當年為了抗洪防澇而栽種的水杉林,在五湖建設之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曾經有人建議把它砍掉,但最終,這片“綠色記憶”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新蔡縣副縣長 張輝
我們因地制宜改造一個休閑綠色棧道,保留這個珍貴的綠色資源,保留著珍貴的城市名片,不大拆大建,不破壞。
城市環境的提升讓新蔡更加宜居宜業,不僅吸引了張留念這樣的本地人返鄉就業,也引來大批外地人來這里興業置業。
駐馬店市新蔡縣居民 張留念
從一月份到現在,我手上的客戶有三分之一多一點,從外面回來置業的,想在新蔡做生意。
根據《2017年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方案》,河南省今年要全面完成城區內黑臭水體的垃圾清理、截污納管工作。年底前所有縣(市)城市道路機掃率達到100%。完成露天、敞開式生活垃圾集運設施改造。各縣(市)新建或改造提升城市公園11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7.5平方米。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楊保軍
生態環境是基礎,每個城市每個縣要明白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我們的發展要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我們的城市的宜居性提高了,它是能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載體和平臺。
評 論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城市建設提質也必須如此。我省做出百城建設提質決定,前提就是很多城鎮的建設水平還不高,還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還有問題。
各縣市的問題各不相同。但是,判斷問題輕重緩急的標準卻是相同的。標準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具體到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標準就是群眾對城鎮宜居宜業的需求,就是百姓共享新型城鎮化發展成果的愿望。
滿足群眾的需求和愿望,就需要按照“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去找準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突破。一旦民眾從中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必將由旁觀者或被動的參與者,變成主動的支持者。人們由獲得感而煥發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不可估量的。
來源:河南廣電全媒體
連日來,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推出的《百城建設提質在行動》系列報道在各地干部群眾和專家學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專家學者在收看了《百城建設提質在行動》系列報道后認為,河南的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最大的特點是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來謀劃城市建設。
在招商引資、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中,縣級城市如何延伸原有產業的鏈條,做大做強?如何讓引進來的企業枝繁葉茂?如何將產業與城市融為一體,相互支撐?這既要有大思路,也要有“繡花”般的細功夫。
城鎮吸納力、輻射力明顯增強,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一批縣級城市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實現這一目標,無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另一方面,周口也是河南首批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試點城市,而太康縣可以說是周口縣域發展情況的典型代表。之所以,選擇以中小城市,特別是縣級城市為主要載體和平臺,與河南當下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情況有關。
而早在今年8月,河南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推進會第一站汝州觀摩環節,其中一項行程就是“看公廁”。宏觀地看,汝州“廁所革命”其實是河南百城提質建設中,提質改造服務供給短板,尤其是老城區服務供給短板的重要一環。
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都牽系著河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廣大群眾所關注、所期盼。在漯河市干河陳村的河上街特色商業街區、開源社區觀摩時,陳潤兒再次強調,要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文明創建、城市提質始終。
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都牽系著河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廣大群眾所關注、期盼。據悉,河南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百城建設提質為基礎,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目標,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歷史看,城鎮化從大城市開始、以大城市為主導以至于“城市病”頻發,而廣大的中小城市尤其是縣級城市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承載力嚴重低下。推進新型城鎮化,既要抓好城鄉建設,還要抓好城鄉治理,不斷提高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治理水平。
“城市提質必須首先實現規劃引領”“提升治理能力從系好‘第一粒扣子’開始”,這是不少觀摩團成員的共同感受。他還詳細察看城市窨井蓋的材質、厚度,詢問能否實現對缺失、破損窨井蓋的實時網格化監控。
根據方案,長垣縣確定了依托四個城門、四個坑塘,建設老城歷史文化感知區的規劃格局。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意見》中明確,要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和公開性。
縣級市和縣城已經成為實施城鄉統籌、吸納農村人口就近轉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把每一座縣城的歷史、文化、生態等元素有機結合起來,融入到城市發展的血脈中,一城一景、一城一貌,最大限度地滿足百姓的需求。
河南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讓中原更加出彩邁出了重要一步。省領導葉冬松、鄧凱、趙素萍、任正曉、夏杰、李亞、陶明倫、許甘露、馬懿、穆為民、劉春良及現職副省級以上領導同志出席會議,翁杰明主持會議。會上,副省長趙建才就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進行了具體部署。
剛剛過去不久的河南省黨代會上,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所做的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包括許昌在內,幾大產業基礎和配套條件較好的市,要突出“提質”發展。在構建以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網絡經濟產業體系中,一方面,培育線上電商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同樣重視許昌跨境電商產業帶和電商園區的培育和壯大。
提質增效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7-11-14 18:36:39光明日報客戶端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