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7日16:2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7月27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客運管理處獲悉,網約車經營許可證近期將要發放,新的叫車平臺也將入駐鄭州。那么,以前享受過“一元打車”、“免費坐車”等乘車優惠是否會再次襲來?
據悉,根據鄭州市網約車新政,申請從事網約車經營的應當符合6項條件,包括網約車平臺公司的經營場所、人員架構、管理制度等方面。
鄭州市客運管理處宣傳科科長宋曌杰介紹,目前,只要網約車平臺資格完全具備,就可發放經營許可證,像滴滴、神州等企業都是在跟我們管理部門接觸。他們也在準備相關的材料,一旦他們的材料包括經營場地合乎標準的話,應該就能發證。
此外,我省鄭州市在今年5月份已經開始發放網絡預約出租車汽車經營許可證,同時也在逐步加大對從業人員、車輛以及運營平臺的管理。
“合法運營網約車需要取得3個證,一證對應司機,一個證對應車輛,一個證對應平臺。”宋曌杰說,目前還是過渡期,最近將發放對應平臺的證,而對應車輛的證我們還在研究如何發放,可以說等過渡期結束,規范的網約車三個證是缺一不可的。”
另外,映象網記者也了解到除了大家熟悉的神州租車、首汽約車以及滴滴外,易到也在努力找回自己的市場。那么,眾多的網約車平臺將如何管理,又該如何保障乘客的乘車安全呢?
據業內人士表示,前期補貼只是企業開辟市場的一種方式。網約車提供的選擇性更高,乘車價格將由市場決定。
“企業應該是有規劃的,肯定他要淘汰一部分,因為有一部分車主他純粹是沖著高補貼來的。”河南農業大學交運管理系教授姚新勝表示,而很多車主的車實用率也比較低,每天掙個十來塊能把車輛油錢掙出來,他還是覺得可以的,這一部分以后會成為一個比較穩定的行業從業者。
同時,多家網約車平臺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各平臺均在加大對平臺司機的培訓和管理力度,也將拓寬與乘客之間的溝通渠道。
網約車細則為何需要重訂?律所方面認為,不少城市網約車細則含有不同程度的涉嫌排除限制競爭、有違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內容。
根據交通部相關負責人的說法,網約車和出租車類似,提供時間和位移的服務,是占用道路資源的。但順風車充分利用了道路和車輛資源,不額外增加道路資源消耗,是城市交通體現分享經濟典型的方式。
在此前的落地細則中,不僅是杭州市,泉州市、蘭州市均設立過網約車的最低價格標準。蘭州市修訂后的網約車實施細則中,取消了網約車車輛軸距2700毫米以上的限制,對車輛價格由14萬元以上調整為“不低于主流巡游出租車的1.5倍”
相關專家指出,新政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使得網約車從野蠻生長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然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相關部門執法監管需要建立新的機制,各地暫行的實施細則仍需不斷修正完善。
相關專家指出,新政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使得網約車從野蠻生長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然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相關部門執法監管需要建立新的機制,各地暫行的實施細則仍需不斷修正完善。
大力發展共享經濟,可以說已是各城市必須直面的經濟課題,而對網約車的管理“尺度”不啻為是對待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衡量刻度。
在網約車管理細則“糾偏”這一問題上,蘭州、泉州已經為其他類似城市帶了一個好頭,希望更多的城市有“糾偏”的勇氣,這不僅是網約車及其司機、行業之福,更是民眾便利出行之福。
“司乘互評”的思路也需進一步厘清,司機和乘客不是合作方的關系,而是服務方與被服務方的關系,在任何行業和領域內,恐怕都難有服務方評價被服務方的先例。
傳統出租車改革遲早風起云涌,網約車產業布局業已悄然轉身,在這個“唯變不變”的時代,屬地新政早點給網約車“拆墻透綠”,贏得的不僅是城市新經濟的先機,還有更多價值層面的共贏。
有些政策不合適了,該調整就調整,該放寬就放寬。這會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市場的尊重,并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創新監管方式更有信心。
有些政策不合適了,或者,發現制定過嚴了,該調整就調整,該放寬就放寬。這不但無損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反而,會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市場的尊重,并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創新監管方式更有信心。
網約車也好,共享單車也罷,作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共享經濟模式,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運行后,不僅培育和改變了民眾的出行習慣,也意味著與管理部門、市場、社會的磨合,有了新的進展。
該負責人稱,交通委的工作流程出臺后,相關部門就可以大面積開展網約車車輛許可業務的受理工作。該負責人稱,這些模塊和功能都集中在設備主機內,安裝在車內后視鏡和玻璃之間,不影響司機視線和車輛結構、美觀。
新政滿月網約車司機接單數量銳減;出租車屢現拒載、不打表、拼客等行為
新政滿月網約車司機接單數量銳減;出租車屢現拒載、不打表、拼客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