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5日15:44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邵怡)7月25日,《偃師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偃師藍皮書)發布暨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雖然只是一個縣級市,但是這個城市的發展卻不容小覷,2016年,偃師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46.18億元,同比增長8.7%,比去年全省GDP增長高出0.6個百分點。
2016年生產總值增長超過全省水平
偃師隸屬洛陽,屬于縣級市,是中華文明主要發祥地之一。但是近年來,除了傳承歷史,偃師在經濟發展上也取得了矚目成就。
偃師藍皮書指出,2016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轉型任務,偃師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總體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有優”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46.18億元,同比增長8.7%,比全省快0.6個百分點。
在經濟運行中,近年來偃師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2016年,偃師三次產業構成為4.5:52.5:43.0,“二三一”型產業結構正在加快向“三二一”型產業結構演進。去年全市GDP中,第三產業貢獻191.78億元,同比增長9.7%,高于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增長,占GDP比重為43%,產業結構優化趨勢明顯。
預計2017年偃師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
偃師藍皮書指出,預計2017年,偃師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第三產業仍然保持比較活躍的發展狀態,工業發展在提質轉型上邁出新步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示出新作為,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同時,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財政預算支出結構更加貼近民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城鎮建設成為新熱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建設啟動 找尋中華文明的根
在經濟發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時,偃師扔沒有拋棄文化的“根”,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在洛陽市的八個國家重點保護大遺址中,偃師市就占有5個,分別是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故城、邙山陵墓群、絲綢之路。其中二里頭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全部在偃師市境內。
目前,二里頭遺址發掘取得了重大成果。初步探明東亞地區最早的核心都邑的聚落大勢;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發現中國最早的“紫禁城”——宮城;發現與祭祀有關的巨型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國家級祭祀場等等。
為了加強二里頭遺址的保護利用,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已經開工建設,并定位為早期中國國家形成與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歷程與成果展示基地、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運營典范、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示范區。
未來,博物館將包括118000平方米的陳列展覽區,3000平方米的教育區和1800平方米的服務設施,將有來自二里頭遺址近60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二里頭文化區內重要遺址出土遺物,以及夏商周斷代、中華文明探源量大學術研究工程開展過程中留下的文字、圖像資料等近4萬件展(藏)品在這里收藏、展出。
同時,博物館還包括考古遺址公園部分,主要進行遺址本體保護展示和古環境模擬展示,共占地613畝。
截至2017年7月20日,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已陸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六省的GDP增速排名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增速分別為10%、9%、8.2%、7.8%、7.6%和6.9%。
截至2017年7月20日,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已陸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
2016年湖北、河北和湖南三省躋身“3萬億元俱樂部”。
三年時間增長一萬億穩居全國第五 在河南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中,經濟總量無論是橫向比、縱向比,還是跟全國平均比,河南的“比較優勢”,更進一步闡釋了穩中有進的內涵。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606.1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3301.50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1932.96億元,增長10.1%。
#第三季度經濟數據# 【統計局發言人:房地產銷售對GDP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中國房地產銷售對GDP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產新政策起到降溫作用,引導樓市回歸合理軌道,對房地產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還是支持的。
其余11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全年預期目標,其中山西、遼寧兩地上半年經濟表現與全年目標差距較大,GDP實際增速與全年預期值相差超過2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4.94元,同比增長8.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2.05 元,同比增長……
中國經濟網發現,數據顯示,其中有24個省份的一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GDP6.7%的增速,上海市的增速與全國增速持平,僅有云南、河北、黑龍江、吉林、山西、遼寧低于全國增速。
據北青報記者統計,29個可獲數據的省份中(除安徽、上海),有13個省份2015年取得的GDP增速超出預期,其中8個在長江經濟帶。
2015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9%,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全省GDP同比增長8.3%,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東三省GDP增速排名墊底,專家稱,與政府“土地財政”相關。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