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7日07:34 來源:映象網
黃浩軍師傅展示自己的發明專利
黃浩軍師傅展示自己的發明專利
映象網訊 (記者 燕子丹 文/圖)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看似平平無奇,卻在各個領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看似樸實無華,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貢獻。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上午9時,采訪團一行19人走進鄭州供電公司勞模黃浩軍的工作室,一張張榮譽證書和一排排整齊的新型專利設備仿佛訴說著他四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
勤奮刻苦 一路風雨兼程
“黃師傅曾經在大年初一大早就給他來電話,電話并不是為了拜年,而是想到了一個創新改造的好點子,為了這個點子,他一夜都沉浸其中無法入睡?!痹诓稍L現場,鄭州供電公司輸電帶電班主任鄺石告訴映象網記者,他所說的黃師傅就是黃浩軍。
從1977年參加工作,黃浩軍在輸電專業一干就是40年。他,在數九寒天里進行技改施工;在炎炎烈日下進行線路測溫;在年節假日里進行應急保電;在午夜風雨時進行事故搶修。除了工作的艱苦,更有鉆研的刻苦。臺燈下,他編寫作業指導簿;書柜旁,他查閱專業材料書;車間里,他研發創新工器具。憑著這股執拗鉆研的勁頭,黃浩軍帶領團隊出版了《電力搶修典型施工手冊》、《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特殊項目作業方法》,并參與國網公司組編寫《變電帶電作業操作方法第三部分》、《高壓線路帶電作業工》、《輸電線路運行及檢修》等書籍。2014年,黃浩軍代表國網河南電力公司參加國家電網公司運檢部帶電作業創新工具及優秀論文展示會,他創新的工具及論文,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
攻堅克難,創新碩果累累
人常說,幸福,是一刻的喜悅。對黃浩軍來說,他的幸福就是每次線路“疑難雜癥”被攻克的那一刻。
2013年4月,為配合京廣高鐵施工,鄭州公司對輸電線路進行升高改造。黃浩軍在跨高鐵施工中發明了導地線牽引繩拉力實時無線檢測儀、安全防護網承力繩實時張力檢測、導地線LED夜間弧垂激光觀測儀這一整套全國首創的數字化電網施工檢控設備。該項技術的發明和使用,不僅保證了施工的安全,更填補了國內電網建設中的多項新技術應用的空白。
如何安全高效地進行帶電作業是黃浩軍追求的目標。憑借著多年的帶電作業經驗,黃師傅和團隊共同研發自封口式軟梯支架、復合絕緣子更換支架、人身防墜落保護繩等多項新型工具,并優化了帶電施工作業流程。在2014年河南省帶電作業比賽中,僅用了4分30秒就完成了以往1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務。創新力量無邊大,黃浩軍用勤奮加智慧,帶領團隊創新。并在電網建設中散發著越來越明亮的光芒。
傳承引領,贏得桃李滿園
“讓不會干的會干,讓不能干的能干,讓會干的敢干,讓敢干的精干。”這句話常掛在黃師傅嘴邊。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創新、引領、傳承、共享”的思想理念。
他積極參與河南省電力公司組織的技術共促活動,從2000年到2009年,黃浩軍先后到周口、信陽、濟源、商丘、鞏義等供電公司開展帶電作業技術推廣應用活動,為公司培養出帶電領域省市“五一”獎章和公司勞模近1013人、技師4750人。這些地市供電公司的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模擬到熟練,不斷發展壯大,在2010年已開展輸電帶電作業的地市供電公司共計辦理帶電作業票93張;帶電作業時間475小時;少損電量1496萬kW/h。
創新在于努力,創新在于實干,創新在于思路,創新在于實干。黃浩軍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而又優秀的人,他用那飽滿的工作熱情,執著的工作態度,傾注著他對電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無比熱愛。
黃國華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與小河鎮西郭渡村的黨員群眾一同真抓實干,以農民增收為重點, 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實現整村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攻堅任務。黃國華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與小河鎮西郭渡村的黨員群眾一同真抓實干,以農民增收為重點, 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實現整村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攻堅任務。
2015年9月17日,年近五旬、在縣交通系統工作的原玉榮,被新蔡組織部門選派到貧困村——獅子口村擔任第一書記。2015年9月17日,年近五旬、在縣交通系統工作的原玉榮,被新蔡組織部門選派到貧困村——獅子口村擔任第一書記。
他叫張東堂,今年64歲,是澠池縣段村鄉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癌細胞時刻侵蝕著他的肌體,他和死神搶時間,讓村里興起了旅游業 四龍廟村地處韶山腹地,周圍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旅游資源豐富。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看似平平無奇,卻在各個領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看似樸實無華,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貢獻。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以前茶農靠天吃飯,而現在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所學的專業技能,還可以通過技術平臺來不斷充實,為可持續性的技能提供了支持。
潘萍表示,她愿意一如既往,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希望憑借世旺生態園的平臺,為家鄉父老盡一份綿力?!爱吷鸁o所愿,惟愿遍覽天下書。
富裕起來的王鐵柱,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父老鄉親,2009年當選為第一任公選村主任,之后又兼任村黨支部書記。
就是這個普通人,從事電氣自動化工作20余年,曾主持編寫PLC程序43項,主持完成自動化設備設計、改造、技術革新47項;為企業技術革新與改造,累計創造價值幾千萬元,助力企業在技術水平上走到全國前列。他,就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炭素有限公司職工——王旭東。
2017年3月22日——29日,李廷懷大師隨李克強總理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利用經貿代表團身份傳播汝瓷文化。汝瓷和他本人,再次引起了世界注目。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看似平平無奇,卻在各個領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看似樸實無華,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趙曉東的帶領下,中國已經通車的時速350公里的28條高鐵中,大森團隊服務了16條。公司共申請專利29項,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8項。
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經過孟衛生的努力,一期項目四季采摘園建設進展順利,基礎建設包括流轉土地370畝、硬化盤山路3000米、平整荒山6000畝、建溫棚采摘園13個。
工作近二十年來,她兢兢業業、對工作沒有絲毫懈怠,潛心探索,為企業節省大量資金。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工匠精神”掀開了嶄新的一面。
2014年底,周銀明和段全龍開始設計、制作、推翻、重來,一次次的修改、一遍遍的實驗,經過3個月的努力,制造出了依靠機械傳感的第一代鐵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