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6日11:19 來源:映象網
F
全國人大代表徐曉
映象網北京訊(大象融媒飛象隊記者王邵怡 阮海峰 何葉 王寬/文 段晉哲/圖)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河南代表團進行分組討論,全國人大代表徐曉提出,二孩政策開放后,還有許多配套政策急需完善,包括擴大生育保險繳納率和發展0-3歲嬰兒照料機構。
自從去年1月1日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以來,卻沒有在社會上引起適齡生育人員的熱烈反響,“這需要進一步完善二孩政策配套措施。”全國人大代表徐曉說。通過前期調研,徐曉發現,很多家庭,尤其是適齡的80后家庭對于二孩是“生不起、養不起、沒時間生、沒機會養”的態度。
徐曉總結,生育保險繳納率低、孩子出生后沒人照料成為很多家庭不敢生第二個孩子的原因。
“由于生育保險不是強制繳納的,經過調研我發現生育保險繳納率只有21.4%。”
同時,孩子出生后,雙職工家庭無法照料孩子也讓不少人煩惱,徐曉坦言,“我國母嬰照料機構和服務缺乏,0-3歲嬰兒照料業態空白,很多雙職工家庭面臨這樣的困境,也制約女性的職業發展。”
基于以上的兩個問題,徐曉認為要想鼓勵生育二孩,急需出臺配套的措施。
她建議,首先要完善生育保險制度。“目前生育保險只有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待遇這兩項內容,且全國各地政策不統一。我認為應該規范生育保險的內容、擴大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解決女性的后顧之憂。”
此外,徐曉建議要盡快填上0-3歲嬰兒照料機構的空白,大力發展公共托嬰機構和服務,完善0-3歲嬰兒的托嬰機構和服務,鼓勵適齡人員生育二孩的意愿。
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久久為功的韌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戰略定力,擼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精準發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兩會“好聲音”,不僅唱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謀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實現國家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始終不渝”。
工作已經部署,關鍵在于落實。我們期待更多的領導干部以“兩會”為起點,以實干促落實、以落實促深化、以深化促創新,向未來遠航。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新語”之“長”字篇,就是要全黨上下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場民族復興的“持久戰”。
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跟自然環境一樣需要時刻維護,一旦破壞,恢復起來起來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從“部長通道”到會場,從“會場鏡頭”到“場外鏡頭”,從線下民生到線上民生,處處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顯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們各級政府,把厚植民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從細、從小、從實、從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擲地有聲,如李克強總理囑托,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們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多去思考問題所在、百姓所需,將各項工作的軌道對接,加快推進工作發展,著力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構建更加美好的中國。
總書記連續五年在上海團談到創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行使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黨的方針政策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謀劃發展,開辟發展新途徑,突破常規,出奇制勝,以創新促發展。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來自最基層的數據,才會真實可信,才是群眾的真實心聲。當群眾的訴求能通過暢通的渠道獲得表達,才會油然而生一種獲得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邀請15位部委“掌門人”召開記者會,回答提問。每一場記者會都包含了許多內容,小編精心整理出精華版,100個問題基本涵蓋了15場部長記者會的干貨,與大家分享
兩會“干貨”是擰干水分的“民意”,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標準,只有順應民意,制定的正常方能合乎民心,才能讓惠及民生的“兩會紅包”真正地成為群眾喜歡收的“紅包”。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而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就業壓力可想而知。全國人大代表、東莞鼎泰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16歲從南陽新野農村奔赴廣東,從打工妹一步步成長為公司董事長,如今管理員工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