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5日18:39 來源:映象網
全國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布毅
映象網北京訊(大象融媒飛象隊記者 何葉 阮海峰 王邵怡 王寬/文 段晉哲/圖)3月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布毅懇請國家支持河南大學、鄭州大學進入全國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留住人才提高區域競爭力。
黃布毅表示,總理在去年的工作回顧中講到,國務院批復了六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聽了以后我感到非常自豪,“正是由于我們省委省政府的英明決策,才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為了其中之一,為河南的創新發展,再次贏得了一次寶貴的機遇。”
據悉,去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增加值已經占到工業增加值比重的34.9%,高端的人才和高端的科研機構也不斷聚集在示范區并且落戶河南,示范區已經逐漸形成了,人才、項目、基地和產業的良性循環。
“時代迎來未來,可以預期自主創新示范區將會成為河南競爭的新優勢。”她說,目前,示范區的帶動效應已經初步顯現,開放、合作、創新,這樣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黃布毅坦言,在學習審議總理的報告中,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一個區域的競爭力取決于教育和科技的發展,而核心就是人才問題。總理提出的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正是解決這一人才問的關鍵。
結合河南發展的現狀和實際情況,她建議支持河南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
“河南作為一個經濟大省,人才大省,按照總理報告中所提出的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發展思路,河南的高等教育急需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黃布毅懇請國家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進入全國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這樣將會產生顯著的帶動作用,引領輻射全省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
“這不僅是治本之舉,也是一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結構調整,有利于高等教育均衡健康發展,是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重大舉措,更是一億河南人民的期盼。”
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久久為功的韌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戰略定力,擼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精準發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
兩會“好聲音”,不僅唱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謀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實現國家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始終不渝”。
工作已經部署,關鍵在于落實。我們期待更多的領導干部以“兩會”為起點,以實干促落實、以落實促深化、以深化促創新,向未來遠航。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新語”之“長”字篇,就是要全黨上下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場民族復興的“持久戰”。
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跟自然環境一樣需要時刻維護,一旦破壞,恢復起來起來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從“部長通道”到會場,從“會場鏡頭”到“場外鏡頭”,從線下民生到線上民生,處處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顯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們各級政府,把厚植民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從細、從小、從實、從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擲地有聲,如李克強總理囑托,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們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多去思考問題所在、百姓所需,將各項工作的軌道對接,加快推進工作發展,著力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構建更加美好的中國。
總書記連續五年在上海團談到創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行使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黨的方針政策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謀劃發展,開辟發展新途徑,突破常規,出奇制勝,以創新促發展。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來自最基層的數據,才會真實可信,才是群眾的真實心聲。當群眾的訴求能通過暢通的渠道獲得表達,才會油然而生一種獲得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邀請15位部委“掌門人”召開記者會,回答提問。每一場記者會都包含了許多內容,小編精心整理出精華版,100個問題基本涵蓋了15場部長記者會的干貨,與大家分享
兩會“干貨”是擰干水分的“民意”,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標準,只有順應民意,制定的正常方能合乎民心,才能讓惠及民生的“兩會紅包”真正地成為群眾喜歡收的“紅包”。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而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就業壓力可想而知。全國人大代表、東莞鼎泰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16歲從南陽新野農村奔赴廣東,從打工妹一步步成長為公司董事長,如今管理員工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