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15:48 來源:映象網
鄭州地鐵客流突破70萬人
鄭州地鐵客流突破70萬人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11月22日,鄭州市區普降暴雪,給市民的出行帶來較大不便,乘坐地鐵成了市民出行的首選。受雨雪天氣影響,鄭州軌道交通1、2號線客流激增,當日全線網客運量為739,193人次,較以往日均客流增長50%。其中紫荊山站客客運量達到17萬人次,較以往日均客流增加近100%。
據悉,鄭州地鐵根據天氣狀況,于22日早6點及時啟動惡劣天氣專項應急預案,立即執行雪災、道路結冰紅色應急響應,在紫荊山站成立應急指揮部,主要領導一線指揮,管理人員包保車站,抽調500余人次到各站支援。根據既定預案與措施進行專項部署應對,全力保障市民乘坐地鐵安全出行。
1、2號線各車站提前整備防滑除雪應急物資,包括防滑墊、除雪鏟、鐵鍬、大掃把、工業鹽、草墊等。第一時間在車站出入口、樓梯口、通道等關鍵部位設置防滑墊、擺放防滑牌、提供愛心租借雨傘,播放提示廣播、安排保潔人員加強巡視,及時打掃出入口積雪,并增派員工在電扶梯樓梯口、站臺等處進行客流疏導。
為全力保障市民出行,昨日鄭州地鐵及時增開列車,延長運營時間。根據客流需求,全日共增開36列次;全日延長運營時間至23:20分(終點站尾班車發車時間為23:20);為配合晚點到達高鐵列車,鄭州東站開往西流湖站方向列車延長服務至24:00,運送高鐵乘客達到16000余人次。
鄭州地鐵紫荊山站22日迎來了開站以來最大客流,客流量達到17萬人次,較以往日均客流增加100%。為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紫荊山站實行早晚高峰時段客流控制,關閉換乘步梯通道,站廳繞行,分批控放等措施;同時按照站臺客流壓力情況,及時采取提升行車組織等級,加開備用車、不停站通過等措施,緩解客流壓力。鄭州地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考慮到站外氣溫低,通過車站人員、地鐵公安及安保人員的聯動引導,盡可能讓乘客進站候車,廣大市民積極配合,現場秩序有序可控。至當晚21時,全線客流逐漸趨于平穩。
為繼續保障鄭州地鐵運營秩序,23日鄭州地鐵共安排6列備車保障大客流車站,并提前做好車站客流控制,不停站通過,屏梯、AFC系統的專人盯控,關鍵點位公安、安保及車站人員聯動等措施確保市民安全出行。
12月31日1號線、2號線、城郊線運營服務時間延長至次日01:00,延長運營時段1號線、2號線行車間隔約15分鐘,城郊線行車間隔約30分鐘。
12月25日下午,鄭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土建03標博學路站最后一段頂板澆筑完成,博學路站主體結構成功封頂,成為3號線首座封頂的車站。
此外,市民可撥打服務熱線55166166或通過“鄭州地鐵”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獲取地鐵運營動態,提前做好出行準備。
它的開工意味著鄭州地鐵3號線工程進入隧道內施工階段。根據計劃,3號線將于2020年12月通車試運營。
在前期,征拆方面與鄭州市管城區征拆辦、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征拆部及項管二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積極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在全線32個站點中第二家進行圍擋施工。
“最近地鐵怎么回事兒?忽然安檢這么嚴,我這兩天上班都遲到了3、40分鐘。”這兩天,鄭州地加強安檢,每次只放行1人或2人,每個安檢口都排起一條人龍。
“體肥還須少吃飯 想美就要多讀書”“讀詩三百首 不做單身狗”……近日,鄭州地鐵的標語火了。
鄭州地鐵1號線由原來工作日和周末兩種行車組織調整為工作日(周一至周四)、工作日(周五、節前一天)、周末(周六、周日)三種差異化的運營行車組織。
有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地鐵出入口的設計方案不止一套,具體每個站點的出入口施工會在地鐵整個施工的后期,所以現在不能確定多套方案是否都有地鐵口入院的設計。
今年,鄭州新開工8條地鐵線路。鄭州還將全力推進安置房建設,全年開工安置房項目85個,回遷群眾34.8萬人,累計實現回遷人數突破100萬人
受暴雪天氣影響,今日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為方便乘客出行,今日(2月21日)鄭州軌道交通城郊線運營服務時間將由平時的20時結束,改為延長至22時結束(南四環站、新鄭機場站兩端站對發)。
1月12日,鄭州市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一期工程及1號線二期工程雙線開通試運營。
城郊鐵路一期小喬站、華南城東站、港區北站、康平湖站和1號線二期河南大學新區站越站運行。
1月10日,記者從鄭州市軌道公司獲悉,鄭州市城郊鐵路一期工程和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工程定于1月12日上午正式開通試運營。
1月6日,記者從鄭州市軌道公司獲悉,鄭州市城郊鐵路一期工程于今日正式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具備試運營條件。據了解,作為軌道交通新線開通前的必經環節,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是軌道交通專家對新線路的綜合“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