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17:04 來源:映象網
會議現場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10月28日下午,河南省商務廳召開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推進會。前三季度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7429億元,網絡零售額1383億元;前三季度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含快遞包裹)97.7億美元。其中,1-9月份我省跨境電商出口包裹快遞達到1393萬個,同比增長60%以上,包裹快遞方式跨境交易出口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新增長點。
省商務廳副廳長高章法介紹,全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動員大會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省跨境電商綜試區辦公室、省商務廳緊緊圍繞“三平臺、七體系”建設,統籌協調組織推進,鄭州市先行先試,各省轄市積極跟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總體推進順利,跨境電商進出口快速發展。
“省綜試辦、省商務廳梳理了66條創新舉措,已全部征得國家相關部委同意,正在加快實施。”高章法說,省財政今年已安排2億元資金,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重點支持線上“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省級跨境電商示范園區、培訓孵化基地。明年,省財政還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據悉,河南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7429億元,增長28.3%,網絡零售額1383億元,增長38.6%。全省已累計認定備案電商企業4207家,僅今年前三季度就新增認定備案電商企業2100多家。
河南本土電商企業成長壯大,中華糧網、世界工廠網、企匯網、鮮易網、全球內衣網、中鋼網等一大批我省本土電子商務平臺已位居細分行業前列。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在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的電商企業超過了40家。
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介紹,我們把示范創建作為壯大電商主體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培育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3個、示范企業7家;認定省級電商示范基地25個、示范企業113家。目前正在組織開展第四批電商示范單位評審考察工作。力爭到2018年底,培育省級電商示范基地(園區)150個、省級電商示范企業300家。
河南的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為我省爭取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河南自貿區培育了適宜的土壤,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河南被國家確定為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省,分三批共有21個縣(市)進入試點行列,我們省還確定了2個省級試點,共獲得中央和省財政扶持資金超過4億元。”焦錦淼表示。
據了解,截至9月底,前兩批15個國家級、2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市)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16個、鎮級服務站233個、村級服務點3700多個,培訓人員近18萬人,開設網店1.8萬多個,農村電商從業人員6萬多人,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網絡體系加快形成。
今年的“雙11”“雙12”已過,而圍繞電商平臺“二選一”競爭模式的爭論并沒有結束。
電商創造了快遞行業,這是貨真價實的實體經濟。就連看似被電商消滅的“商場經濟”,其實也沒有蕭條。只不過是熙熙攘攘的購物場地,變成喧嘩沸騰的兒童樂園、餐館、游戲廳。
“雙12”臨近,消費“盛宴”再演,然而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各方紛紛“試水”的綠色包裝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展開調查。
每年“雙11”前后,電商都是輿論關注的熱點。在花式促銷、海量新品之外,今年吸引眼球的話題又多了一個:電商平臺的“二選一”模式。
天津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審判案例:商家虛假降價促銷,對消費者進行價格欺詐,被判按購買商品價格支付三倍賠償。
“雙十一”過后,當你忙著簽收快遞的時候,也有許多外國人正翹首以盼等著接收從中國河南發出的貨物。11月16日,記者從鄭州海關獲悉,截至10月底,我省跨境電商驗放出口商品清單327.6萬票,同比增長34.8%,貨品價值同比增長355.7%。
昨天石女士打電話求助,稱在10月中旬,她也被類似騙術蠱惑,對方以取消“批發商分期付款”為由騙走她30多萬。
11月10日晚,廣州一電商企業辦公室燈火通明,員工們為自己加油打氣迎接“雙十一狂歡節”。
11月3日,由新浪網、鄭州供銷等主辦的2017豐收的家鄉活動在河南溫縣舉行。活動采取網絡視頻直播形式向網友介紹山藥挖取的過程,期間十萬多名網友同時在線觀看,讓鐵棍山藥再度在網絡走紅。
電商平臺如何優化升級,與現代服務業的有序對接是值得嘗試的選擇。當然,這需要兩個前提:一是市場呼喚更多的專業服務機構,二是電商平臺需要從“高處不勝寒”的線上走下來。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希望各電商企業尤其是大型電商企業既要看到商機,也要做好自律,守住誠信的底線,將電商行業發展成為讓消費者信得過、得實惠的大市場,從而更好發揮電子商務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重要作用。
獲嘉縣電商運營中心將于11月8日上午9點在獲嘉縣同盟山莊召開獲嘉縣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暨農村電商發展高峰論壇。
電商平臺要通過積分等方式,積極組織回收利用紙箱,如用戶在取快遞時,可將上一次快遞的包裝順便交給快遞員而返回電商,或設立快遞包裝回收點,對循環利用包裝的行為進行獎勵等,提升包裝物品再利用率。期待多方共同發力,為綠色包裝破題。
“紙箱危機”,對現有電商經營模式等是一個考驗和挑戰,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危”,但對國家環境污染控制、改變電商現有包裝粗放模式為精細經營適當包裝模式,以及國家出臺相關控制電商包裝污染政策,卻是一個很好的“機”。
一位大型電商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成本上漲了75%,一個庫每天增加的成本達百萬級別。而且可選擇的替代方案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