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08:30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2016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引起國人的強烈認同和思考。
“青燈黃卷苦讀,熱血摯情堅韌”,匠心,成為專業主義和極致追求的中國式表達。工匠精神的內核在于匠心,匠心的骨髓在于精心營造、恪守執著。對于匠心的堅守,是古老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是我們原本就溫柔敦厚的底蘊。
長久以來,中原大地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厚重文化,涌現出無數匠心企業和人物,對專業主義的堅持,對匠人精神的執著,一直就是河南人的立業之本。
在喜迎河南省十次“黨代會”之際,大象融媒·映象網重磅推出《匠心河南》系列特別策劃,從民間的技藝傳承,到企業的品牌鍛造,再到涉及國計民生的扶貧、治污、城建等大局建設,無不彰顯著河南人的工匠精神。我們希冀以《匠心河南》的特別報道,洞悉河南這片熱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傳承,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匠心治省”,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今日推出《匠心河南》第三期:《億萬河南人的匠心 只為綠水青山》。
空氣污染讓人苦不堪言,也已經成了全民關注“天”大的事兒。
與此同時,大氣污染防治,也成為當前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必須打贏的一場攻堅戰。
近年來,河南省一直致力于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的建設。而美麗河南的建設,首先要有干凈清潔的空氣,要有藍天、白云,要有青山、綠水。
藍天下的如意湖
誠然,目前河南整體大氣環境還不甚樂觀,正因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才將大氣污染作為一場重要的攻堅戰,也是給全省人民的一個承諾。
環保部門壓力最大,全面部署,致力于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而只有環保部門的“忙活”顯然不夠,為了打贏這場戰役,目前河南全省從上到下,從省委書記到環保廳長,從城市白領到鄉村農民,都無不在為此而“操碎心”。
從關停違規涉污企業,到工地揚塵治理、嚴控汽車尾氣排放,再到禁止秸稈焚燒,等等。
要打贏大氣污染治理這場攻堅戰,無疑是需要億萬河南人的齊心協力,需要我們匠人一樣的執著和堅持不懈!
映象網訊 記者 駱瓊/文 段晉哲/圖
再難也要上 治理環境就要動真碰硬
“過去計劃生育是天下第一難,現在實行二孩政策,環境治理是天下第一難”。
2016年1月26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在人民會堂召開,對于剛出任河南省環保廳廳長12天的李和平來說意義非凡,這是他首次公開在媒體面前亮相,而他的這句話也很快通過媒體被傳播開來。
天下第一難到底難在哪里?
現實中,由于我省各地開工工地數量較多,不少工地施工作業方式落后,導致各類揚塵污染非常嚴重;另一方面,目前我省煤炭消費占能源總消費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15個百分點,燃煤所導致的大氣污染依然比較嚴重。
此外,像機動車尾氣污染、秸稈焚燒等“老問題”,也都成了治理環境的“攔路虎”。
在藍天的映襯下,陽光顯得更強烈了。
面對眼前的現實,這位剛剛上任的環保廳長,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這并沒有打消他要下大力氣治理環境的決心。
面對媒體的提問,李和平鏗鏘有力地明確了空氣治理的目標,“優良天數要有一定的增加,重污染天氣必須減少,這是非常硬的目標。”
同時他也放出了“狠話”。針對地市、縣、鄉等各級黨委政府公開喊話:“你不在環保上下功夫,有些企業是保不住的。對少數頂風違紀,對整個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熟視無睹,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漠不關心的,我們真要動真碰硬。”
大氣污染攻堅戰,并沒有止于口號,止于文件,而是真正落實到了行動上。
7月4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書記謝伏瞻在會上再次強調,“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已成為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和潛在風險隱患,是最大的短板之一,到了必須痛下決心、鐵腕整治的時候。”
由此,我省大氣污染攻堅戰正式打響。
史無前例 七廳局“一把手”為大氣污染防治立下“軍令狀”
全省大氣污染攻堅戰打響后,18個地市和省直管縣的大氣污染攻堅戰動員會陸續召開,全省開始上下一心,全力治理大氣污染。
然而,環保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的事情,僅靠環保部門去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在長期的治理過程中,省委省政府充分認識到了這點。
在全省的動員會上,省環保、住建、交通等7部門主要負責人向河南省政府、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遞交目標責任書,就揚塵污染、秸稈焚燒、黃標車治理等“老大難”問題的綜合治理劃定具體任務,明確責任。
7個廳局“一把手”直接就環保問題向省委省政府立下“軍令狀”,這在河南省歷史上尚屬首次。
8月1日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此舉在河南尚屬首次,也體現了河南省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的決心。”河南省委、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大氣污染防治的“軍令狀”已立下,決不能搞空頭支票,將按照《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實施考核,各項指標都必須不折不扣完成,對完不成目標的要嚴明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環保”、“失職追責”。
“以往說污染,總覺得主要是環保部門的事,其他部門往往不太積極。一些地方黨委政府領導更是如此,全部交給主管部門。這往往導致協調不力,措施無法落實。此次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將解決這一頑疾。”一位環保部門的官員這樣表示。
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打響后,省政府辦公廳還發布《關于印發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7個實施方案的通知》,打出7記快、準、狠的“重拳”,目標直指造成我省大氣環境惡化的七大原因。
攻堅戰吹響了打造美麗河南的號角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但是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不能拖沓。
針對揚塵、工業大氣、燃煤、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及治理機動車污染、秸稈禁燒、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7個方面,我省分別制定了攻堅方案,并把任務細化到7個部門。
細化攻堅任務,這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工匠做工,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極致,尤其是把細節做好、做扎實的過程。
同時,我省還召開了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千人計劃行動動員誓師大會。來自河南警察學院的千名志愿者出發奔赴“戰場”,他們將和省環保公安聯合督察隊伍一起,對全省14148個工地、各類道路、露天堆場及渣土車等揚塵污染嚴格說“不”。
現在,全省抽調了環保系統110人,公安系統100人,組成環保公安聯合督察隊伍,在此基礎上,再從河南警察學院抽調1000名學員,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千人計劃”專項行動,就是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防范重大環保事故發生。
截止目前,全省共投入監察、環保、公安、住建、交通、工信、商務等部門參戰人員約150余萬人次,對全省排查掌握的1.1萬家項目工地進行綜合整治,共排查出相關問題7312項,罰款657萬元。
此外,我省還對50家環境違法違規企業單位和空氣污染指數反彈的鄭州、新鄉、濮陽、許昌、鞏義等5市進行公開約談,嚴肅追責重點治理任務推進緩慢、監測指標不降反升,不作為、慢作為、懶政怠政的領導干部,共問責2062人,組織處理62人、黨紀處分474人、政紀處分461人、誡勉談話1065人。
好天氣,吸引了更多戶外活動的人。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甚至7、8月,污染顆粒物水平降到歷史最低值。
打造美麗河南,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號召發起的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則是吹響了匠心治理河南環境的號角,在這聲號角下,億萬河南人責無旁貸、全力以赴,共同守護好這片屬于我們自己的綠水青山和美麗家園。
系列報道:
他是一個捏泥人的,被譽為“泥人趙”。他讓小小的泥人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杰出手工藝徽章獲得者,被授予國家知識產權文化大使。趙恩民的泥人,曾得到溫家寶的稱贊,也曾被當作國禮,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
鄭州和開封歷史上淵源極深,和兩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有著天然的聯系。鄭州至開封兩個城市的空間距離是60公里,隨著兩市向東、向西的相向發展,實際相距僅38公里。而且兩市之間地勢平坦,基本無任何天然障礙,為兩市相向擴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十二五”期間,河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38.8%上升到46.6%,幾乎相當于再造一個“鄭州市”。
“鄭徐高鐵是目前國內在建設計時速最快,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鐵之一,也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是展示中國高鐵國家戰略整體實力的關鍵項目。”
自從7月4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會以來,全省范圍內共投入監察、環保、公安、住建、交通、工信、商務等部門參戰人員約150余萬人次,對全省排查掌握的1.1萬家項目工地進行綜合整治,共排查出相關問題7312項。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構思,鄭太高鐵、鄭濟高鐵為米字高鐵兩點,鄭萬高鐵、鄭合高鐵分別為一撇和一捺,與徐蘭高鐵、京廣高鐵一起,構成河南米字高鐵規劃。
脫貧,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們精心構圖、雕琢,最后逐一讓老百姓脫掉貧困帽,走向小康,讓整個河南富足、安康。
脫貧,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省委、省政府便是“工匠”,他們精心構圖、雕琢,最后逐一讓老百姓脫掉貧困帽,走向小康,讓整個河南富足、安康。
如果從工匠精神的內涵來理解,作為省委書記的謝伏瞻、省長陳潤兒,也都是一名工匠。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用巧妙的構思和布局,精心打磨著河南每一寸土地,力爭讓整個河南充滿生機。
曾經你對我愛答不理,如今我讓你高攀不起!用這句話形容鄭州白沙鎮再適合不過。搭著河南新型城鎮化的春風,如今的白沙鎮早已今非昔比。
《最河南》:最匠心的他們 致最匠心的河南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導的這場“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中,這些國企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考驗,還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涅槃重生”成為國企負責人口中最常提起的一個詞。
匠心河南,豫來豫好。為迎接省十次黨代會的召開,大象融媒·映象網全力籌備、精心制作了《匠心河南》大型原創系列報道,洞悉河南這片熱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堅守,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匠心治省,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映象網的黨代會報道,有“態度”又“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