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10:09 來源:映象網
“鄭州市全國第三個扶貧日”集中宣傳活動在綠城廣場開幕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10月17日上午,由鄭州市扶貧開發小組聯合中共鄭州市委組織部、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扶貧辦、共青團鄭州市委等部門單位聯合舉辦的“鄭州市全國第三個扶貧日”集中宣傳活動在綠城廣場開幕。
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
脫貧攻堅,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第一民生工程”,無疑是我省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把實現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作為今年16項重點民生實事之首強力推進。
由省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省長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立了。全省層層簽下了脫貧攻堅軍令狀,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4月7日,我省明確37名省級領導干部聯系38個國定貧困縣、15個省直主要部門聯系15個省定貧困縣。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到“三山一灘”地區及所聯系縣調研指導,并召開分片座談會研究部署。其他省級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也紛紛到所聯系縣,深入調研摸實情,想方設法解難題。與此同時,省委、省政府組成10個督導組,已經對全省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了4輪分片督導。如今全省上下協調聯動的格局初步形成,合力攻堅的成效初步顯現。
切實開展“1+N”精準扶貧政策體系
打出“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頭”。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容易脫貧的已經基本得到解決,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這些“硬骨頭”,如何啃?從哪里找到突破口?
我省出臺完善“1+N”精準扶貧政策體系,打出了“組合拳”。省委、省政府在出臺《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圍繞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抓重點,解難點,制定了15個精準扶貧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1+N”精準扶貧政策體系。緊緊圍繞著“理思路、找出路、謀發展、快致富”的工作主線積極探索出一條讓貧困地區經濟得到長期發展,人民長久致富的路子,這不僅僅依靠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也將鼓足干勁,力爭摘掉貧困的帽子。
山高人為峰,在歷史的跑道上,永遠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就一定能打贏這場必將勝利的脫貧攻堅戰。
10月31日,南陽市淅川縣厚坡鎮馬王港村的一個農家小院不復往日的安靜,黨的十九大代表、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和南陽市政協副主席庹軍來到這里,向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目前,南陽市各級領導干部正深入田間地頭、工廠學校、社區廣場,現場講解黨的十九大精神,確保十九大精神在南陽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通過精準識別實現精準扶貧,通過產業扶持實現長效扶貧,通過教育扶貧培育“造血機能”,河南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齊發力,“造血”“輸血”兩手抓,以此來保障真脫貧。
我們所要實現的全面小康社會,是一個民族都不落下,一個人都不能少的小康社會,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漸進共享的社會,是發展成果惠及每一個人的全民共享的社會。
周春艷指出,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把相關政策研究好、研究透,做到已脫貧的一個不留,未脫貧的一個不漏,將政策用到每家每戶。
幫扶干部身入農村更要心入農村,真正走進去、沉下去,對工作要盡心竭力。從群眾最需要、最急需解決的事情做起,幫農民挖塘清淤,筑好“連心橋”修好“致富路”,實施好農村電力改革,安上自來水管進農家,在群眾當中樹立起干真事、干實事的良好形象。
面對脫貧攻堅戰,我們不僅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勁,也要有“監管責任不放松”的意志,不僅要打贏這場戰役,也要讓這場戰役保持清潔、干凈,少污濁,少銅臭,讓老百姓們不僅看到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還能聞到沁人心肺的空氣。
老百姓心里有桿秤。“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扶貧干部要踐行自己的承諾,百姓也在期待有更多肯實干有擔當的好干部。
他們怎么做到的?究竟下了哪番"繡花"功夫?現在是什么面貌?脫貧之后的路又該怎么走?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六集系列微專題《蘭考之變》,為您講述蘭考脫貧背后的故事,給正走在脫貧路上的干部和群眾以參考。
昨日,河南省各民主黨派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在鄭州召開。會上公布了我省2017年脫貧工作計劃,各民主黨派就以往的扶貧經驗與未來工作方向進行了交流。會上透露,2017年,我省計劃對10萬貧困群眾實施異地扶貧搬遷,1700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固始縣、光山縣、新縣、潢川縣、沈丘縣、新蔡縣等6個國家級貧困縣和伊川縣、葉縣、舞陽縣、方城縣等4個省級貧困縣脫貧摘帽,全省實現10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蘭考縣王玉堂村幾十位年輕的小伙子和老人、駐村工作隊的同志、鄉里的領導干部在醫院里含淚陪伴曹紅彥整整5天,盼著他能好起來。然而41歲的曹紅彥從11月5日上午因腦干出血被醫生宣布為腦死亡后,就再也沒有醒來。
省九次黨代會以來,我省脫貧攻堅交出亮麗答卷:582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今年我省計劃實現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蘭考、滑縣兩個國定貧困縣率先摘掉貧困帽子。
帶著這些問題,在“10·17”中國扶貧日這個特殊日子來臨之際,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專訪了新華社高級編輯、央視特約時政評論員吳學蘭。作為央視特約時政評論員,吳學蘭認為現在打這場脫貧攻堅戰的意義,是功在中國,利在全球。
通過此次考察學習,考察組成員對貧困村九大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對精準扶貧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彼此間通過交流,理出更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9月26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廣智作了《關于全省脫貧攻堅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就河南的脫貧攻堅戰進行了詳細報告。
脫貧攻堅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考驗扶貧干部的擔當精神和創新實干能力。對于負責任有擔當的干部來說,扶貧是需要動大腦筋、下大力氣的苦活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