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22:1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芳菲 文/圖) “中國的農民從來沒有這樣幸福過,現在的日子跟在天堂里一樣。”64歲的范欽憲說起自己生活的改變情緒十分激動。
范欽憲是平頂山魯山縣團城鄉雞冢村的村民,10月10日上午,“長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來到了他義務守墓10多年的烈士陵園,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表達了對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
采訪團向革命先烈敬獻花藍
生活變化翻天覆地 牢記父母遺言“不忘本”
1944年,因為日軍的燒殺搶掠,范欽憲的父母從魯山縣董周鄉白廟村逃荒要飯到團城鄉,白天出門討飯,晚上露宿破廟。團城鄉解放后,范欽憲家里分到了土地、房屋,解決了溫飽。“共產黨帶領窮人翻身當家做主人,才有了后來的好生活。”范欽憲說:“共產黨從過去給農民分房子分地,到現在的全面取消農業稅,中國幾千年歷史進程中農民從來沒有這樣幸福過。我們要牢牢記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多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講到這里,范老的聲音哽咽起來。
共產黨對范家有恩情,“為了報恩!”。樸素的情感,父母的遺囑驅使著這個平凡的農民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
2006年10月,魯山縣民政局在團城鄉北灣一處山坡上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懷著對革命烈士無限崇敬的范欽憲主動提出要當烈士陵園的義務守護人。為了方便看護陵園,他甚至舉家遷至烈士陵園,在這里搭建了一個簡易房屋常年居住,誰知道,這一住竟住了10年。
義務守陵員范欽憲手握榮譽證書
跑遍鄉野找尋烈士骸骨 曾被人挖苦是“二蛋”
最初,埋葬在雞冢村的烈士只有8位,后來范欽憲按照烈士名錄上的名字,跑遍鄉野自費尋找他們埋葬的地點。范欽憲用一棵老樹為烈士們的遺骸做了棺材,并將他們遷至團城鄉政府專門修建的陵園。目前,范欽憲所守候的陵園內,共有30位烈士的忠骨,其中有五位是西進長征的紅二十五軍的戰士。
范欽憲說,為此有鄉親們還專門問我,守陵園一個月給多少錢,我說一分錢沒有,結果有人就挖苦我,說我是“傻子”、“二蛋”。后來為了回避鄉鄰的嘲笑,范欽憲就對他們說“每個月政府給2000塊錢,再加上我自己做生意掙的有4000多元呢”。而到底有沒有工資,自己又付出了多少?只有范欽憲和家人的心里知道。
范欽憲自費將烈士英勇事跡打印成彩畫(資料圖)
繪制烈士事跡為學生講故事 兒子愿意“接班”
“一到清明節就有好多學生來掃墓,但是孩子們只知道革命不容易,但是具體咋個不容易法兒,他們不理解,所以要講故事。”10年的守陵人不僅把自己的工作范圍局限在守陵上,他還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講述把一個個動人的紅色故事流傳下去,讓每一位烈士的事跡、身份、犧牲的原因都能為人所知。
為此,范欽憲自費將烈士英勇事跡打印成彩畫,每逢二月二、十月一、清明節,或者廟會集會,當地就有很多群眾、黨員和學生自發來掃墓。現在,掃墓的學生越來越多。每當這個時候,范欽憲都會用這些繪畫對烈士們的生平經歷進行講解。“2013年清明節,還下著小雨,來這里掃墓的人就多達1500人,這讓我很感動,這說明烈士們沒有被大家遺忘,永遠受群眾的崇敬”,范欽憲激動地說,眼里還泛起了淚花。
說起陵園的未來,最讓老范欣慰的大概是兒子們的理解和接力了。范欽憲已經年近七十,他一邊為陵園安葬的烈士們整理各種資料,一邊也為陵園尋找了新的守陵人。“兩個兒子都愿意接班守陵,我就是死了,這陵園的珍貴資料也能留給后代們。”
采訪的最后,范欽憲告訴記者:“我并不孤單,我的家人、孩子也幫忙拔草,一同守護陵園。”
義務守陵十余年。
他,堅持無償給中小學校修理桌凳、門窗和體育器材,一干就是29年。他,義務為烈士守墓10年,為了方便看護陵園,更舉家遷至烈士陵園旁居住。他,帶領當地老年人成立了老年互助協會,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而且讓老人之間有個照應,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還讓老人之間有個照應。他就是魯山縣團城鄉雞冢村村民范欽憲。
月4日清明節,魯山縣不少群眾自發來到團城鄉烈士陵園掃墓。一大早,范欽憲的妻子王會云就帶著兒子范崇良、范崇輝以及兒媳、孫子、孫女,捧著鮮花,拿著笤帚來到陵園內,為烈士獻花,掃墓。
魯山縣的溫泉資源非常豐富,昭平湖森林溫泉正處于這個資源區的優勢地帶,這里的溫泉水從地下直接抽出便是適合人體浸泡的,水溫適宜、富含礦物質。
本報訊 12月1日中午,311國道魯山縣庫區鄉對角溝路段一輛大型貨車由東向西行駛中突然爆胎,車輛側翻。
10月29日,媒體以《超市買回月餅 吃后上吐下瀉 魯山高先生住進醫院》為題報道了魯山縣高先生在馬樓鄉金盛美連鎖超市購買了一袋散裝月餅,食用后口舌發麻、上吐下瀉的情況,隨后高先生在醫院住了10天才得以出院。
地處偏僻,團購萎縮,導致魯山縣磙子營鄉的幾戶蜂農蜂蜜滯銷,養蜂本來被稱為甜蜜的事業,但是銷路卻幾乎年年為該鄉幾家養蜂戶帶來煩惱。今年,該鄉里溝村、樓張村等四戶村民仍有2000多公斤蜂蜜在等待銷路。望著眼前一桶桶散發著濃郁香味的蜂蜜,蜂農鄭新亭、楊國志等人一籌莫展。
地處偏僻,團購萎縮,導致魯山縣磙子營鄉的幾戶蜂農蜂蜜滯銷,養蜂本來被稱為甜蜜的事業,但是銷路卻幾乎年年為該鄉幾家養蜂戶帶來煩惱。今年,該鄉里溝村、樓張村等四戶村民仍有2000多公斤蜂蜜在等待銷路。望著眼前一桶桶散發著濃郁香味的蜂蜜,蜂農鄭新亭、楊國志等人一籌莫展。
魯山縣地處河南中西部,縣域面積2432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辦事處),555個行政村,總人口94萬。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一個集深山區、水庫淹沒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國家秦巴山片區貧困縣。
魯山男子薛某酒后劇烈嘔吐,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經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搶救,薛某目前轉危為安。昨天,剛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薛某說:“這次可把我的酒癮給治住了,今后不敢再喝了!”
記者昨天上午從魯山縣公安局獲悉,因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虛假信息,21歲的鄭某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10日。
墨子文化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是魯山本土地域文化代表,其世界性決定了其存在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墨子文化與旅游文化的融合開發,不僅可以為拉動魯山經濟發展,更對提高魯山歷史地位和知名度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欠錢不還,對生效的法院判決置之不理,昨天上午,記者從魯山縣人民法院獲悉,魯山縣城居民徐某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在河里洗澡時,腿蹬住個圓東西,抱出水面后發現是個鐵疙瘩,就抱著回家準備賣廢鐵,快到家時,被人認出是一枚航彈。
8月12日,灑水車在魯山縣城區有序進行灑水作業,清潔工人在巡回保潔。據該縣藍天辦負責人介紹,經過前一階段的集中整治,全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來空氣優良天數達15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