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0日16:52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連天線、接地氣,18篇‘治污’諍言扛起媒體使命 ”9月10日下午,由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的河南重大主題報道全媒體傳播新實踐研討會在鄭舉行。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朱夏炎,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仁海,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崔為兵,省環保廳副廳長陳新貴,省環保廳副廳長焦飛,河南電視臺臺長王少春,河南人民廣播電臺總編輯張大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研討會。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以河南廣電全媒體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為例,就重大主題報道上如何利用好全媒體進行傳播新實踐進行了研討,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監管中心節目一處處長馬晶,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時統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等專家及媒體代表紛紛發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紛紛為河南廣電推出的“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點贊。
今年7月份,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發出了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令,吹響決戰決勝的號角。
全省動員會后,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朱夏炎親自點題,開始“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河南廣電全媒體聞風而動,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第一時間履行媒體職責與使命,做好政策解讀,傳達省委、省政府部署,引導主流輿論;同時,河南廣電全媒體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反映群眾呼聲。
河南廣電全媒體派出多路評論員,深入多個市縣走訪、調研、座談,在掌握大量一手信息的基礎上,細細研究討論,精心謀篇布局,數易其稿,完成了系列評論18篇。
河南廣電全媒體“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甫一刊發,就引來社會各界關注,從《不忘初心的應有之義》到《壯士斷腕 以保全局圖未來》,從《切莫輕視市場的力量》到《一場必須贏的“戰役”》,18篇評論可謂深度與張力并重。
“新穎、犀利、超前、接地氣、全覆蓋……”在評價河南廣電“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系列評論方面,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大V也紛紛點贊。
在新聞碎片化、娛樂化時代,要把一個時政性較強的新聞題材,做出新意實屬不易,更何況要形成持久影響力,做出全民性的轟動力。但河南廣電全媒體運用多種傳播形態,創新運用形式,除了一般性的專題新聞報道外,圖片、表格、視頻、動漫、MV、H5等依托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產品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次系列評論創造性的首次采用了省市縣全媒體聯動播出方式,開創了一省廣電媒體互聯互通、融合傳播的新范例。從7月26日開始,全省18個省轄市電臺、電視臺,90余家縣級電視臺在各個時間段的“王牌新聞”欄目中以全文播出或摘要刊播的形式滾動播出了系列評論。
(記者 王喬琪)距離大氣十條終考還剩8天,仍有部分單位工地不顧“限土令”,違規生產。12月23日晚,鄭州市環境督導組通報近日對部分區域抽查情況,高新區、航空港區等其他單位存在污染問題,其中,高新區石佛辦事處在一周內被通報2次,督導組對相關責任人啟動責任追究。
年末歲尾,河南再次舉全省之力,打響了今年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的最后重要一役。鄭州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機動車限禁行以來,相關部門采取增加公交運力、加開地鐵班次等措施方便群眾出行。
截至本月6日,鄭州的“好天”距離目標值僅差1天。昨日一早,大河報記者就跟隨鄭州市攻堅辦督導處二組對金水區轄區內的10多個工地進行督導。按照年度目標要求,今年鄭州市PM10年均濃度要達到122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濃度達到65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達到189天,在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退出后10位。
截至本月6日,鄭州的“好天”距離目標值僅差1天。昨日一早,大河報記者就跟隨鄭州市攻堅辦督導處二組對金水區轄區內的10多個工地進行督導。按照年度目標要求,今年鄭州市PM10年均濃度要達到122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濃度達到65微克/立方米以下,優良天數達到189天,在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退出后10位。
今年以來,河南PM10、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兩降一增”,但對標中央要求、對標全年任務仍有相當差距。為確保環境治理成效,陳潤兒提出,要依法落實生態補償、依法進行環保調度、依法加強督查問責,“三措并舉”完善機制、強化約束。
治污不是嘴上喊著口號,擺出聲勢浩大的陣容就能處理好的,而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應該認真面對。此次華北地區出現的滲坑污染,治理已是刻不容緩。
1月12日,全市召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大會,出臺了《濮陽市2017年持續打好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及全市環境治理目標臺賬,明確了今年將突出抓好的12項措施。
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即將迎來“年終大考”,11月1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三次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省長陳潤兒出席并講話。
來自河南省環保部門的最新通報顯示,自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以來,該省的空氣指數和優良天數均有明顯改善。8日通報的大氣污染防治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5日,河南全省18個省轄市PM10平均濃度為11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分別同比下降9.3%、14.7%。
擁有超過900萬人口的豫東商丘市,最近被指因治理大氣污染問題“強關飯店、菜市場”。
7月25日,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我省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了強烈的社會輿論氛圍。從播出時間來看,十八地市電臺在全天各個時段對“首篇評論”進行了反復播出,其中不乏“黃金時段”和“次黃金時段”。
163家企業停產,近400家企業限期整改,重壓之下,山東臨沂市猛藥治理大氣污染。
首都空氣質量事關公眾利益,事關國家形象。首都上下正全力以赴做好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并抓緊制定明年工作計劃,抓緊啟動一批新的治污工程。
當前,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治理空氣污染已成為重大的民生期待。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的難點,不僅在于各地自身空氣污染情況不容樂觀,而且由于日益顯著的區域傳送和相互影響,各地都無法獨善其身。
從3月1日開始,北京正式施行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新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與2000年開始實施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處罰力度全面擴大,罰則由10條增至40條44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