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7日17:26 來源:映象網
市民舉報的違法車輛
市民舉報的違法車輛
映象網快訊(記者 巫曉 文/圖)假期臨近,由于期間車流量大,因此在道路擁堵排隊時,一些駕駛員抱有僥幸心理占用應急車道等違法駕駛。可是五一假期外出要小心了,清明節假期期間,河南高速交警總隊3天接到群眾舉報違法駕駛700余起。民警提醒,出行期間,管好自己的車,小心被舉報。
【曝光】清明三天假期群眾舉報的違法車輛曝光
據高速交警介紹,“清明假期第一天 4月2日11時45分,在京港澳高速鄭州圃田段686公里+400米西半幅,一輛豫AA660G白色本田越野車違法占用應急車道,對路邊的‘禁止占用應急車道’宣傳標牌視而不見,依然在應急車道上車行如故,被群眾拍站舉報,依法將面臨200元罰款,記6分的處罰”。據統計,清明節假期期間,河南高速交警總隊3天接到群眾舉報違法駕駛審核通過700余起,將被處200元罰款記6分。
以下是部分違法占用應急車道的車牌號:
豫AX810D豫AF689M豫A839HG滬C3UD61豫AV1R12豫AZ90H1豫AX890K
豫A169YN豫AH8M84豫AK32Y4豫A1LV22豫A3P60E豫AA83A9豫EB3H45
豫A6VB71豫A6GN11豫AH0X70豫GJN999晉AKM739豫AV02A0冀RRX233
豫LDZ800豫KUY819豫AS33W2豫AS953U豫CRU080豫A9NF80豫B89K91
豫KBE377川HP0717豫AA660G滬C3UD61豫K6254(掛)
豫AJ5699(客車)津AP2925(客車)豫G82583(客車)
【提醒】民警教你如何舉報更有效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河南高速交警溫馨提示:當前正是自駕出游的黃金季節,在五一假期出游途中一定要依法、安全、文明行車,如發現大車占道、違法占用應急車道、客運車輛停車上下人三類違法的,首先多拍照(至少2張以上),在違法圖片上標明違法時間和地點,24小時內舉報到郵箱hngsjjzd@sina.cn。 河南高速交警依法審核通過后,錄入交通違法系統。高速交警依法審核后予以獎勵。
高速交警總隊交通科民警介紹說,“公安部交管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對違法證據要求非常嚴格,民警在審核群眾舉報的交通違法照片時,發現有很多舉報都是因為證據不符合要求,無法錄入公安交通違法系統”。
群眾在舉報交通違法時一定要按照《河南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關于對嚴重交通違法實行有獎舉報的通告》上對違法證據規定的照片數量、違法時間地點填寫等要求發送證據照片。
合影,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清明將至,恩念滿懷,無錫觀察用獨特的攝影手法,再現英烈身影,圓一張完整的全家福。清明將至,恩念滿懷,無錫觀察用獨特的攝影手法,再現英烈身影,圓一張完整的全家福。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光輝業績,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教育和引導廣大民警學習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3月30日上午,東城公安局組織開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動。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又是一年清明時。
城際列車車次分別為:鄭州站往返焦作站C2931/2次、C2933/4次、C2935/6次、C2937/8次、C2995/6次;鄭州東站往返宋城路站C2852/1次、C2854/3次、C2856/5次、C2859/8次、C2862/1次;宋城路站往返新鄭機場C2857/60次。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近日,鄭州有網絡平臺推出了“代掃墓”的業務,只需支付幾百元,就可享受到專人清潔墓碑、點燭上香、敬奉供品的服務,而且全過程還會進行拍照錄像直播。
清明上河園景區全體員工,正在做著萬全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清明文化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干嘛
今年清明節前,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開通“哈爾濱殯葬”微信公眾號,搭起為公眾提供祭奠服務的微平臺。
在清明節氣的前后時間里是很容易下雨的,這樣的天氣容易導致人體內濕氣重,有什么辦法可以祛濕呢?如果你也是濕氣重的人群,不如就繼續往下看看為大家介紹的祛濕小妙招吧。
4月2日是清明小長假首日,河南省多個景區出現井噴現象。當天下午,映象網記者在新鄉萬仙山景區看到,通往景區的道路嚴重堵塞。一個多小時,車子向前挪了不足一公里。
4月1日,山西太原火車站,民眾準備乘車。清明小長假即將來臨,中國多地民眾踏上返鄉祭祖的旅途,交通出現中短途客流高峰。
清明將至,為了緬懷先烈,增強廣大黨員對中原優秀人物的深切情感,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倡導生態祭奠。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清明假期從4月2日至4月4日放假,高速公路免費通行。鄭州、洛陽、開封等重點省轄市周邊高速公路將迎來車流高峰,集中表現為私家車自駕出行增多。為保障群眾清明假期出行平安,高速交警發布清明假期出行指南。
“民間有這么一個說法,那就是‘清明蔗毒過蛇’,意思就是清明后的甘蔗那簡直是比毒蛇還要毒。”最近,一則關于清明甘蔗賽過毒蛇的微信在朋友圈廣泛流傳,
清明時節“上野墳”,路口燒紙祭亡魂。每到清明節前后,在路口處燒紙祭奠的人便多起來,這不僅影響市容,還可能引發火災。民俗專家認為,應該盡快摒棄這種陋習,用文明方式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