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4日16:00 來源:映象網
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
映象網快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駱瓊 何葉 王寬/文 段晉哲/圖)“我認為綠色發展說白了就是可持續發展,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依山傍水、鳥語花香的田園美景。”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認為,農村要發展就必須走集約式、高效循環經濟發展的路子,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據了解,新鄉市輝縣裴寨村位于太行山丘陵地帶,這里的村民在2005年以前受地形條件的制約,只能靠天吃飯。十年九旱,缺水的問題給這里村民的生產發展帶來了阻礙。
“但是2005年之后,裴寨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2005年的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變成現在的人均收入達到11800元。”裴春亮感慨,這一切都源于裴寨村村民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裴春亮說,以前的裴寨村是一個缺水村,農業灌溉是個大問題。在痛定思痛后裴寨村全村老少齊上陣,歷經四年從太行山100多公里外的石門水庫引來了水。
為了這一天,全村老少600余人自發出工出力用時4年修建的裴寨水庫,終于看到清凌凌的水,解決了全鄉2萬6千余畝農田的灌溉問題。這個祖祖輩輩頭疼的“缺水村”,變成了澤及周邊的“富水村”。
水的問題解決了,如何發展的問題就緊隨而至。裴春亮認為,一個地區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既然中央有指示,國家有政策支持,裴寨村又有自然條件,那么村里就應該有行動,實現與中央的上下無縫對接。于是,旅游業在裴寨村應運而生。
近年來裴寨村以‘山水’為主題發展旅游業,全村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14年迎來了旅游業發展的開門紅,旅游客流量突破80萬人,遠遠超出預期,“現在裴寨村旅游區已變成4A級景區,這些在無形之中帶動了全村各項事務的發展,拓寬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只有依靠自然風光,進行嚴格的自我管理,山才能變成金山,水才能變成綠水,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了鄉愁”,裴春亮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希望看到更多的地方用更有力更有用的舉措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宜人的美好家園。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10年來,浙江干部群眾把美麗浙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不斷豐富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實踐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的現實,成為千萬群眾的自覺行動。
近日,記者在寶豐縣李莊鄉姬家村和新寨村看到,一棵棵側柏、油松、山杏等樹木枝繁葉茂,翠綠蔥蘢,集中連片。該鄉林業種植規模大,林業工程建設全面開展,以“綠水青山”創筑綠色未來、打造綠水青山生態名片的成效已初步顯現。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 索爾海姆表示,“十九大將確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努力。
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建設旨在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一方面,要更全面、深入地推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
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寇江澤)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2017年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環境保護部27日發布2017年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公園協會共同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將于2017年9月29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開幕。
可見,只要堅定走轉型、走創新的路子,堅定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信心,民間投資遇到的就不是“三座大山”,而是“金山銀山”。可以說相對于國有控股企業投資,民間投資更代表著社會資本的投資活躍度,往往成為觀察中國經濟活力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由于種下、且守住了這份難能可貴的綠,安吉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個擁有此項殊榮的縣級城市。常年在外跑運輸的村民胡加興,看到家鄉越來越清澈的河流,回鄉辦起了荷花山漂流。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當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到此處時,黨的十九大代表、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忍不住熱烈鼓掌。”這是裴春亮的質樸心愿,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最真摯的情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當前眼下,“大數據時代”已非一個虛幻空洞的時髦名詞,而早涌現了捷足先登的弄潮群雄。馬云所說“不能錯過貴州”,其實就是“不能錯過貴陽”、“不能與數博會失之交臂”。大數據時代的“弄潮與識潮”,也不只是產業巨頭、業界精英們要善思多想的事。
這是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談到的,可見習近平對“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是堅決不贊成的。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表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
在中國的減貧實踐中,形成了綠色減貧的三大策略,即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生態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共同構成了中國綠色扶貧的政策框架,在宏觀層面上成為綠色減貧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