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8日10:21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2月17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鄭召開全省人力資源工作會。2016年,全省將著力促進就業創業,確保我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力爭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
為進一步發揮創業促進就業,按照計劃,2016年,我省將持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完善落實扶持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幫助大中專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等城鄉各類群體自主創業,促進新業態創業,激發大眾創業活力;探索建立全省創業服務聯盟,加快推進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新型孵化平臺建設。
另外,我省將持續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健全實名登記信息數據庫和銜接共享機制,完善就業見習辦法。啟動政府購買基層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積極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協商,推進省部共建河南農民工市民化工程。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持續強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加快推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信息化建設,統一就業扶持與援助、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公益性崗位管理等業務經辦規程,實現就業管理和服務全程信息化。深入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加強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組織開展產業集聚區崗位對接等專項活動。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資源,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標準做好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功能布局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園區建設。
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每年超過1300萬人,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始終穩定在5%左右,低于發達國家2016年平均6.3%的失業率。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測算,中國的對外投資和進出口,平均每年直接拉動各國1500萬個就業崗位。
出行有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閑置的房屋可以按天租給游客……遍地開花的共享經濟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是吸引了眾多創業者,帶動了大批人的就業。
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2.81%,較去年同期低0.14個百分點,就業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從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上看,不限學歷的普通工人和高端人才這兩類人才是人才市場的兩極,而中間板塊——大中專畢業生的供給則非常多,大量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進入市場,而普通工人和高端人才崗位則供給嚴重不足,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昨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經過三個月的努力,鄭州市2017年“春風行動”圓滿結束,為4.5萬農村勞動者提供了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實現1.7萬農村勞動力縣域內就近就業。
日前,記者從三門峽市總工會了解到,2017年“河南工會就業創業援助月”啟動儀式暨三門峽春季用工洽談會將于2月17日10時在三門峽市湖濱廣場舉行。市總工會還在三門峽市職工學校全年免費開展家政服務、茶藝、保健按摩、美容美發、計算機、育嬰等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助力求職者就業創業。
據臺前縣縣長王俊海介紹,全縣已經新建和改造113個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引進了服裝加工、汽車配件、羽毛制品、編織包裝等各類企業,吸納就業7345人,其中,貧困人口2938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高考成績已放榜,志愿填報近在眼前。哪些專業就業率高?哪些專業更有“錢”景?近日,一份來自麥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該報告顯示,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其中上海最高,應屆生薪酬平均值為4441元。
今年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中職畢業生,僅這兩項新增就業人數達1200多萬。
確保年內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
就建立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而言,重在建立就業工作銜接機制,教育部門、人社部門等接力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8月24日,趕集網聯合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趕集研究院發布了《2015互聯網+時代,就業主力軍現狀報告調查》,報告解讀了在互聯網全面滲透各行各業之時,就業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現狀。
3月11日,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鎮平縣人社局會同縣工會、縣殘聯等部門開展就業援助招聘會。70多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2018個。
3月24日記者從省軍區獲悉,為促進我省退役大學生士兵順利就業,由省教育廳、省軍區司令部、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主辦的河南省第二屆退役大學生士兵就業雙選會將于3月27日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東校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