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10:42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網絡訂餐作為一種新的餐飲消費形式,因為其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等優點,日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由于無法直觀了解供餐單位的加工制作情況,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為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近日,河南省食藥監局發布網絡訂餐消費警示,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以下消費警示:
一是選擇正規的供餐單位。消費者在訂餐前要認真查看供餐單位的餐飲服務許可情況,是否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了解供餐單位的相關信息,如經營范圍、地址和聯系方式等。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好的入網餐飲服務單位訂餐,切勿選擇無證無照、證照信息不全或證照信息與實際不符的供餐單位。
二是避免訂購高風險食品。訂餐時盡量避免選擇涼菜、生食、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
三是盡量選擇距離較近并可短時送達的餐飲單位,保證從訂餐到收到加工食品在2小時以內進行食用,切勿長時間存放。
四是收到訂餐食品后,應及時查驗飯菜質量,是否受到污染或變質、包裝是否清潔等,不食用異常食品。
五是保留相關消費憑證,發現問題及時舉報。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請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這份《中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報告》由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聯合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華南食品研究中心、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食品安全研究發展中心等發布。抽檢數據表明,流通環節中超市的抽檢合格率最高,其次為農貿市場和網購兩個銷售場所,小雜食店和批發市場合格率最低。
10月30日下午3點左右,河南商報記者來到其中一家燴面館,注意到因午飯時間已過,工作人員正在對大廳及后廚清潔打掃。經開區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食品安全示范街已成為經開區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標桿,爭取讓更多的街道、店鋪向這里看齊、靠攏。
據了解,駐馬店全市各農貿市場、大中型商場、超市均統一建立食用農產品快檢室,對入市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先檢測、后銷售,層層把關,盡力把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拒之門外。
據悉,“食品安全中原行”活動由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舉辦,河南省食品藥品新聞協會和永城市政府承辦。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會同財政部印發新修訂的《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明確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嚴禁泄露舉報人的相關信息。
辦法》強調,責任約談情況和整改情況將納入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評議考核記錄。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吃得安全到吃得健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類介于藥品和食品之間的食品概念應運而生—特殊食品。
科技部發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推動食品產業從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
破除舌尖上的謠言不僅需要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增加食品安全信心,更需要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的定力。這不僅僅是一種定力,更是一種智慧。
營造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環境離不開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讓我們凝聚同心,攜手共治,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科學、理性、積極、有序地參與到食品安全社會管理中來,推動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新聞媒體、消費者“五位一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共同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6月1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為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該局制定了《河南省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目前已發布實施。《規定》明確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應在原料控制、生產關鍵環節控制、檢驗控制以及運輸和交付控制等重要環節的關鍵崗位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5月22日下午,省長陳潤兒到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研,并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匯報。會前,陳潤兒一行對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省醫療器械檢驗所進行了考察。
若是一些人過于盲從與盲目,便很可能吃虧。對待“進口食品”,還是應與對待國產食品一樣,保持必要的警惕性與鑒別性,唯此,才能避免成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
修訂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力爭在年內完成——這是近日印發的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所定的目標。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按照《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有關規定,批準發布了《食品中西布曲明等化合物的測定》《原料乳及液態乳中舒巴坦的測定》《豆芽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測定》等3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