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5日10:33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經歷著戰亂、貧窮、饑餓,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英雄兒女奮起反擊侵略者,以民族的血性及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無數英勇的戰歌,終于打敗侵略者,迎來勝利的曙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河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省軍區政治部聯合在全省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主題宣傳活動。他們,有的白發蒼蒼,有的傷痕累累,他們,正在慢慢地老去,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戰老兵。8月20日起,映象網開辟“抗戰老兵口述抗戰”專欄,聽聽這些可敬的英雄們的故事。
抗戰老兵郭天木
映象網訊(記者 何葉 實習生 徐宏彬)郭天木,1924年7月生于山西省潞城縣,1941年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南省軍區鄭州警備區司令員。
8月18日下午,映象網記者在鄭州警備區干休所見到了郭天木,時年92歲的郭老,精神矍鑠,聲音洪亮,戎馬一生的軍人特質在老人的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
郭天木的回憶
1941年,共產黨來到我的家鄉開展土地革命運動,經過教育后我決心一輩子跟黨走!那是我18歲,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參加民兵并任民兵隊長兼任公安員,搞治安、抓漢奸、反敵特、反“兩特”。當時,地主老財“活閻王”五兄弟為禍鄉鄰,欺壓百姓,我帶領民兵將其一網打盡,弱冠之年造福一方。
1943年1月,我光榮加入了黨組織,不久就擔任村支部書記,先后建立武衛會、農會、工會、婦救會、青救會、兒童團等抗日組織,通過開展搶救傷員、打游擊、站崗、放哨、送信、偵察敵情、扒鐵路、撬鐵軌、割電線、破壞公路等支前活動,積極配合部隊抗日。還積極發動群眾搶耕、搶種、搶收,支援保障部隊抗戰。
我們當時所在的村地形非常有利,西邊朝向鬼子的方向有大路,東邊村后就是大山,加上群眾基礎好,便于開展工作。所以,地委、縣委、縣公安局都在該村辦公。為了保證安全,我們設立了聯防哨,讓武衛會的民兵、工會的雇工、婦救會的婦女、兒童團的孩子們在鬼子的炮樓附近,裝扮成種地的、洗衣的、割草的、走親戚的,敵人一有風吹草動,消息就會很快一段路一段路地傳到村里,我們就做出相應的決策,是打還是進山隱蔽。
前幾次,鬼子來的人少,我們就打他的埋伏,鬼子吃過虧后,變聰明了。后來鬼子來的人多,我們就上山隱蔽,把牛、羊、豬、狗、糧食都弄到山里,這叫“堅壁清野”。等鬼子一走,我們就又回到村里,和鬼子推磨磨打轉轉,鬼子氣的直發瘋,有好幾回把我們的房子都點著了。鬼子進村,我們上山,鬼子走了,我們下山,就這樣躲過了鬼子多次“掃蕩”,保存了實力。
早年的斗爭經驗讓郭天木在革命的道路上積累了豐富的對敵經驗,也為將軍的成長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郭天木老將軍的抗日故事無法用筆墨一一敘述,通過老將軍戰斗過的地方就能看出一個抗戰老兵的輝煌經歷:隴海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晉北、魯南、豫北、豫西、豫西南、魯西南、皖北等我軍著名戰役,地區性攻堅,駐防,游擊各類戰役過百場。
郭天木獲得的榮譽
熱血鑄就榮譽,老將軍以勇敢,頑強詮釋了一個完美的中國抗日軍人榮譽之路。無數次出色完成戰斗任務,老將軍曾立2次特等功、4次大功和2次三等功。
1946年,被二野六縱隊授予“特等殺敵英雄”稱號;
1948年,被鄂豫軍區第5軍分區授予“頭等殺敵英雄”稱號;
1949年,被湖北軍區黃岡軍分區授予“堅持大別山的殺敵英雄”稱號;
1950年,作為湖北軍區英模代表光榮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屆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并授予“全國戰斗英雄”稱號;
1957年,被總部授予“特等勞動模范”、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勛章;
1988年,經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批準,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
郭天木老將軍用洪亮的聲音講述著過往的戰火硝煙,最多的提到都是那些把熱血拋灑在戰場上的戰友們。
老將軍在最后說:“是這些已經逝去的不朽英魂造就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無數先烈拋灑熱血將炎黃子孫拉出了多災多難的戰火泥潭。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脫下軍裝不改老兵擔當) 權威部門統計顯示,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并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遞增。老兵帶頭就業創業,不僅是為政府減輕壓力,更是為“雙創”時代豎起標桿。
大約十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國民警衛隊以上萬美元獎金為誘餌鼓勵老兵再次入伍,遠赴伊拉克、阿富汗等國戰場作戰。今年2月,美國老兵斯特羅澤在薩克拉門托聯邦地區法院提起一項集體起訴,以期法院判決所有老兵都不應償還其所獲獎金。
駐馬店創祥網、退伍軍人創業網,旨在關注關心退伍軍人創業和就業的互聯網平臺。退伍軍人可以在創祥網看到國家政策、創業知識、創業培訓、創業交流、創業投資、合作發展、創業聯誼、創業人物、老兵培訓、企業展示、招商招聘等退伍軍人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信息。
9月3日上午,備受關注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周口抗戰老兵高魁和300多名抗戰老兵、支前模范代表一起,再一次戎裝上陣,光榮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接受祖國和人民致敬。高魁是我省6位受閱的支前模范代表之一,是我市唯一一名現場受閱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
老兵經過天安門那一刻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映象網記者來到了許昌軍分區干休所,見到了92歲的高齡的董志才,聽他講述那段讓他刻骨銘心的記憶。
據中國網-傳媒經濟報道,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在中原鄭州這塊神奇的大地上,有一位在國內少有的曾經親赴戰場的軍人書法家,人稱“大胡子”王富強。他愛黨愛國的情懷令人敬佩并傳為佳話。
映象網開辟“抗戰老兵口述抗戰”專欄,聽聽這些可敬的英雄們的故事。
今天上午,“抗戰老兵口述抗戰”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黃政民和劉亞仁主演的新片《老兵》6月底殺青,完成了為其4個多月的拍攝。在殺青戲中,黃政民和劉亞仁上演了精彩的追車戲和動作戲,并有10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了拍攝。
上圖(資料圖片),1956年,戴清(右)與他的愛人在南京拍攝合影;下圖(新華社記者杜宇攝),2014年7月21日,戴清在位于合肥市紅光街道的家中拍攝的肖像,戴清的妻子已過世。
時長:22分24秒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街道文教社區杭師大幼兒園10多名小朋友帶著自己制作的花束、賀卡以及蛋糕等禮物,看望91歲的老軍人朱恒業。朱恒業原籍山東,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一名老軍人。
他們是:參與解放廣州的某團參謀長魏凱江、某部審計科科長陶彝、“軍醫”王智劍、某部文工團團員王熒、南下工作團成員宋哲清。1小時后,解放軍先頭部隊自北郊大北路(今解放路)進入市區,7時30分,解放軍迅速占領國民黨總統府、廣州綏靖公署、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及廣州警察局。
他們退伍了,稚嫩的青苗已長成能為他人遮風擋雨的大樹。曾經的“殺馬特”(該詞源于英文smart的諧音,喜歡并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發等。外表清秀的他同時還是中隊文藝骨干,多次參加部隊文藝匯演和比賽,是大家公認的“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