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5日00:37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經歷著戰亂、貧窮、饑餓,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英雄兒女奮起反擊侵略者,以民族的血性及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無數英勇的戰歌,終于打敗侵略者,迎來勝利的曙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河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省軍區政治部聯合在全省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主題宣傳活動。他們,有的白發蒼蒼,有的傷痕累累,他們,正在慢慢地老去,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抗戰老兵。從8月20日起,映象網開辟“抗戰老兵口述抗戰”專欄,聽聽這些可敬的英雄們的故事。
董志才敬軍禮
董志才向大家講述抗日經歷
映象網訊(記者何葉 實習生 徐宏彬)一位樸實干練、思路敏捷的老同志,一個不怕流血犧牲、沖鋒陷陣的革命戰士,這是老共產黨員董志才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董志才是河北邢臺董家溝村人,出生于1923年,1939年參加了八路軍,加入了抗日的隊伍。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映象網記者來到了許昌軍分區干休所,見到了92歲的高齡的董志才,聽他講述那段讓他刻骨銘心的記憶。
槍林彈雨中剪斷敵人鐵絲網
外敵入侵,民族受辱,這樣的經歷在14歲的董志才心里埋下了保家衛國的種子。1939年,16歲的董志才毅然參加了八路軍,他被編入太行一分區先遣支隊特務連,從此開始了他的抗日斗爭和軍事生涯。
回憶戰爭年代,董志才說,與敵人相比,當時的八路軍裝備簡陋,各方面條件都很艱苦。但是艱苦的條件并沒有挫傷戰士們的斗志,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打倒日寇的信念始終激勵著戰士們。“我們的裝備雖然很差,但是戰士的士氣都很高,一說日本人來了,大家就特別有精神,個個爭著往前沖。”
抗戰期間,董志才和戰友們主要戰斗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區,他們參加了數不清的對日作戰。攻打據點,破襲鐵路,消滅了大量的敵軍,展示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勇氣和實力。
董老說:“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累累罪行,是每一個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我的許多戰友就被侵略者殘殺,我也曾親眼在山西壽陽縣看到日軍施放毒氣,殘害中國軍民的卑劣行徑。而日本國內還有人企圖否認侵略、美化戰爭,這是我們決不能容忍的。”說這話時,記者可以感受到老人的憤慨和激動。
盡管參軍時只有15歲,可董志才說別小看人,可照樣能“打鬼子”。參軍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7月,董志才所在的八路軍野戰三團一營一連接到上級命令,攻打山西省壽陽縣一個敵人的據點。7月7日,在敵人據點附近,董志才所在部隊駐下。草草吃過晚飯,董志才和戰士們便抬著梯子、背著步槍和大鐵鉗開始向地方據點摸索行進。
到了敵人碉堡前,對方并沒有發覺。當第一個突擊隊員上前絞鐵絲網時,掛在網上的鈴鐺突然作響,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敵人的機關槍開始不停的掃射,第一個突擊隊員光榮犧牲,第二個突擊隊員也受傷了,但是鐵絲網還是沒有被絞開。這時董志才紅了眼睛,他喊了一聲“掩護我”之后,迅速抓起一把大鉗子沖向前。冒著彈雨,他趴在地上,很快將鐵絲網鉸斷,為沖鋒戰士開辟了通道。
當打到碉堡附近的壕溝時,敵人丟下了催淚彈。由于沒有防護措施,戰士們不停的打噴嚏、流眼淚。而董志才所在連的連長也在這場戰斗中不幸中彈犧牲。
幾年之后,他被編入八路軍新編第十旅三十團,團長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德生。抗戰勝利前,董志才任太行二分區三十九團三營七連指導員。從1939年參加革命,到1977年離休,董老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曾經打過洛陽戰役、淮海大戰、渡江戰役,隨后從事地方武裝工作,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全家皆從軍
夕陽無限好,情系解放軍。據了解,董老當了一輩子的兵,他的老伴兒1949年入伍,也在部隊干了一輩子。1954年4月12日,上甘嶺戰役結束后,時任四十五師政治部敵工科長的董志才和伍義秋在這片他們戰斗過的熱土上舉行了婚禮。董老的四個兒子也全部都在部隊服過役,而且涵蓋了海陸空不同兵種
八年浴血奮戰,中國軍隊傷亡超過3500萬人。抗戰勝利后,董志才還先后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如今,國富民強,董老和老伴兒兩人的晚年生活也幸福美滿。
董老在最后還叮囑年輕一代,“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在思想上還要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會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
脫下軍裝不改老兵擔當) 權威部門統計顯示,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并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遞增。老兵帶頭就業創業,不僅是為政府減輕壓力,更是為“雙創”時代豎起標桿。
大約十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國民警衛隊以上萬美元獎金為誘餌鼓勵老兵再次入伍,遠赴伊拉克、阿富汗等國戰場作戰。今年2月,美國老兵斯特羅澤在薩克拉門托聯邦地區法院提起一項集體起訴,以期法院判決所有老兵都不應償還其所獲獎金。
駐馬店創祥網、退伍軍人創業網,旨在關注關心退伍軍人創業和就業的互聯網平臺。退伍軍人可以在創祥網看到國家政策、創業知識、創業培訓、創業交流、創業投資、合作發展、創業聯誼、創業人物、老兵培訓、企業展示、招商招聘等退伍軍人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信息。
9月3日上午,備受關注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周口抗戰老兵高魁和300多名抗戰老兵、支前模范代表一起,再一次戎裝上陣,光榮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接受祖國和人民致敬。高魁是我省6位受閱的支前模范代表之一,是我市唯一一名現場受閱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
老兵經過天安門那一刻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映象網記者來到了許昌軍分區干休所,見到了92歲的高齡的董志才,聽他講述那段讓他刻骨銘心的記憶。
據中國網-傳媒經濟報道,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在中原鄭州這塊神奇的大地上,有一位在國內少有的曾經親赴戰場的軍人書法家,人稱“大胡子”王富強。他愛黨愛國的情懷令人敬佩并傳為佳話。
映象網開辟“抗戰老兵口述抗戰”專欄,聽聽這些可敬的英雄們的故事。
今天上午,“抗戰老兵口述抗戰”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黃政民和劉亞仁主演的新片《老兵》6月底殺青,完成了為其4個多月的拍攝。在殺青戲中,黃政民和劉亞仁上演了精彩的追車戲和動作戲,并有10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了拍攝。
上圖(資料圖片),1956年,戴清(右)與他的愛人在南京拍攝合影;下圖(新華社記者杜宇攝),2014年7月21日,戴清在位于合肥市紅光街道的家中拍攝的肖像,戴清的妻子已過世。
時長:22分24秒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街道文教社區杭師大幼兒園10多名小朋友帶著自己制作的花束、賀卡以及蛋糕等禮物,看望91歲的老軍人朱恒業。朱恒業原籍山東,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一名老軍人。
他們是:參與解放廣州的某團參謀長魏凱江、某部審計科科長陶彝、“軍醫”王智劍、某部文工團團員王熒、南下工作團成員宋哲清。1小時后,解放軍先頭部隊自北郊大北路(今解放路)進入市區,7時30分,解放軍迅速占領國民黨總統府、廣州綏靖公署、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及廣州警察局。
他們退伍了,稚嫩的青苗已長成能為他人遮風擋雨的大樹。曾經的“殺馬特”(該詞源于英文smart的諧音,喜歡并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發等。外表清秀的他同時還是中隊文藝骨干,多次參加部隊文藝匯演和比賽,是大家公認的“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