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3日12:0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白鴿)鄭州慈善總會向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倡議:讓我們走近抗戰老兵身邊,傾聽他們的故事,分享他們的榮耀,為他們送去溫暖和愛心,盡己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正能量!
百名志愿者關愛抗戰老兵活動啟動老兵代表講話。
據了解,7月14日,鄭州慈善總會面向社會發布了“慈善有愛 致敬老兵”——鄭州市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尋找抗戰老兵的活動。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在志愿者的積極尋找下,共有50余位抗戰老兵建立了“老兵檔案”。啟動儀式后,百名志愿者分別前往13位老兵家中,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愛心禮品以及榮譽證書。傾聽他們的故事,為他們表演節目,給他們拍攝全家福等,與老兵互動。
為了幫孫永清了卻心愿,河南、湖南兩地的志愿者迅速行動,多方聯系,終于在11月14日促成了他的重返戰場之旅。17日,孫永清一行又趕赴長沙參觀抗日戰爭紀念網、抗日戰爭圖書館,并與當地抗戰研究專家、關愛抗戰老兵公益組織代表、長沙會戰親歷者座談。
時至今日,王顯聚老人依然清晰地記著,他是在村長周繼保的安排下,來到村民周繼方家養傷的。那個時候,日偽軍瘋狂掃蕩,大肆搜捕八路軍傷員,老鄉是冒著全家被殺的危險收留傷員的。
□記者李巖 核心提示丨近8年來,2000多個晝夜,陜西千陽65歲的劉繼紅一直在忙一件事:遵照父親劉思遠臨終遺愿,尋找河南抗戰老兵王齋柱的親屬。
3月29日,鄭州晚報接到求助信息,一位89歲的抗戰老兵劉克慎,最近因肺部感染生命垂危,急需輸血緩解病情進行手術前準備,經檢測老人的血型是AB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這種血型非常罕見。接到求助信息后,河南省稀有血型協會第一時間組織熊貓血志愿者,在河南省血液中心進行登記報備后,隨時可對抗戰老兵進行幫助。
些老兵中,年齡最大的88歲,年齡最小的76歲,他們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以及淮海戰役、解放鄭州戰役等,其中有一級戰斗英雄、二級戰斗英模。
1月14日,金明小學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六七班的學生代表和開封市愛心大家庭成員懷著激動的心情,慰問了開封市藺洛濤、蘇漢光兩位抗戰老兵。愛心人士和小學生的到來,讓抗戰老兵喜不自禁。
昨天,河南關愛抗戰老兵平頂山志愿者團隊在市區香榭麗舍酒店舉行“我陪老兵過大年”新春團拜會,12位耄耋老兵被請到現場(上圖),愛心企業為他們奉上致敬禮物。來自駐馬店遂平的吳元和李運堂是一對親家,目前這兩位孤寡老兵在一起生活。
他們曾浴血奮戰,拼刺刀,炸碉堡,奪陣地,有勇有謀……戰火的淬煉,歲月的沉淀,讓他們鬢發斑白,但刻在身上的彈疤仿佛訴說著一段段崢嶸歲月。一天,劉貴通過望遠鏡瞭望到南面小山包的山腰上,有幾個挎戰刀的日本軍官和幾個隨員在活動,不少人出出進進。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我們選取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珍藏的資料照片,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氣質”。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我們選取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珍藏的資料照片,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氣質”。
有人問我為什么不把錢留給兒女?我是我,兒女是兒女,他們的路要自己走。我不留金,不留銀,只給他們留精神!
1月28日,開封市愛心大家庭的愛心成員和縣街小學的小學生們,捧著鮮花,提著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食品,看望慰問了開封市張海州、藺洛濤和蘇漢光等3位抗戰老兵
1月28日,開封市愛心大家庭的愛心成員和縣街小學的小學生們,捧著鮮花,提著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食品,看望慰問了開封市張海州、藺洛濤和蘇漢光等3位抗戰老兵
2016年1月16日,唐文光在金堂縣隆勝鎮黃桷椏村家中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
日前,民政部、財政部下發通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根據中央要求,要向部分健在的抗戰老兵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5000元。8月20日,周口晚報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不含鹿邑縣)有300余位健在抗日老兵將獲得補助。
鎮平縣曲屯鎮樓子王村93歲的王明輝老人,1939年參軍,曾參加過隨州、棗陽抗戰和西峽口抗戰。抗戰結束后回鄉種地,結婚生子,如今身體硬朗、思路清晰。近日記者見到了王明輝老人,聽他講述記憶中的抗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