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2日18:0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通訊員 趙依婷 趙鈺佩)6月22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東站獲悉,今年端午節期間(6月19日至6月22日)累計發送旅客112415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30.5%。城際四個站累計發送旅客13276人次。累計開行旅客列車616趟,其中加開臨客、周末線36趟。
據數據顯示,6月20日鄭州東站迎來小長假最高峰,發送旅客35376人次,單日發送人同比增長37.7%。
節日期間,成為旅客“熱選”的車次持續高位運行,G90次鄭州東至北京西發送旅客3912人次、G541次鄭州東至廣州南發送旅客1657人次、D2031次鄭州東至武漢發送旅客1876人次、G2009次鄭州東至西安北發送旅客1932人次,這些車次因運行時間短、停靠站點少等優勢備受旅客信賴,較去年同比均增幅明顯。
“針對端午小長假長途客流少、中短途客流多、客流不集中等實際情況,鄭州東站將工作重點放在了短途客流組織及站車秩序的整治上。”鄭州東站工作人員介紹,小長假期間車站還利用官方微博及時發布列車動態及出行注意事項,為重點旅客開辟綠色通道,及時幫助有困難的旅客進站乘車。
在人類從工業社會逐步進入信息社會的過程中,消費方式隨之發生轉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思想解放程度漸進變化。人們更加注重品質化的生活和個性化的體驗,更加推崇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反過來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現代社會運轉的良性循環。
憶頌屈原品百粽,相聚重渡共端午。適逢端午佳節,重渡溝第二屆鄉村美食節之“粽”情山水,端午品粽大會5月29日下午4點在重渡溝中心廣場隆重開幕!
端午期間,龍亭景區為廣大游客獻上了歡樂端午大套餐,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囊,再加上精彩的宋宮廷演繹,為前來游園的游客營造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精彩的演藝節目,絕對可以讓你體會到濃郁的宋文化韻味!
一輛呼嘯的救護車被堵隧道,車主紛紛靠邊,讓出了生命通道,網友紛紛點贊。
5月26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預計端午小長假(5月28日~30日)期間,我省天氣將以高溫拉開序幕,以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收尾。29日夜里到30日白天,全省多云間陰天,大部分地區有短時陣雨、雷陣雨,其中三門峽、洛陽和南陽三地區伴有局地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年輕,就要肆意放粽!放粽駕趣,童心不改!
在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前,小編特意給大家了解了下大河南各地的端午節過法,不乏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等等一些傳統習俗,其中在汝陽西泰山的風情小鎮了解到當地居民竟然把雞蛋和大蒜放在一起煮,那豈不是吃完雞蛋還滿嘴蒜味兒?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
美麗的菖蒲花。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稱佩幃、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端午”,即“正午”,是指一晝最中的時間,此時太陽當頂,曰之“正”,也指一年最中的這一天。
5月20日上午,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營業部在二樓會議室,成功舉辦“濃情端午 歡度六一”貴賓客戶答謝活動,近30位貴賓客戶及其孩子參加了本次活動。
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碧沙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以及人民路、花園路農業路、中原萬達、二七萬達、熙地港等商業區周邊道路車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