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02日18:4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黨的作風建設是永恒的課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
3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到我省調研時指出,既要立足當前,遏制不正之風和腐敗蔓延勢頭,又要著眼長遠,強化紀律建設,使監督執紀問責成為常態。
根據《2014年河南省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狀況分析報告》(簡稱《分析報告》),加強我省作風建設常態化重點從六個方面推進:著力推進作風建設源頭防治常態化、宣傳教育常態化、監督檢查常態化、執紀問責常態化、巡視巡查常態化、考評考核常態化。
抓實基層基礎 推進作風建設源頭防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河南省廉政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徐喜林說,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同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其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黨在人民群眾心中形象。
在2014年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年度考核問卷調查中,公眾對省直單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滿意度(74.9%)高于省轄市、直管縣(53.9%)21個百分點。去年8月6日到15日,全省糾風系統暗訪76個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發現,有些基層單位工作秩序問題比較突出。工作人員遲到、早退、脫崗,工作時間玩電腦游戲、網上購物、炒股等紀律松散。比如,汝州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尉氏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服務中心、寶豐縣交通局運政稽查大隊存在上班時間無人值守問題。
如何解決這一群眾反映強烈、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省監察廳領導表示,要加強基層黨風政風監督檢查制度,使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能夠及時得到制止糾正,而且要健全完善縣以上機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同時,還要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完善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等工作和生活待遇方面的制度規定,堵塞制度漏洞,推動作風建設源頭防治常態化。
同時,省紀委還不斷推進作風建設宣傳教育常態化——運用執紀辦案成果,通過編印警示教育讀本、攝制警示教育片、以案說紀等形式,及時組織開展警示教育。廉政手機報、微博、網站……一個個互聯網移動平臺的建立與發展,營造著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輿論環境。
注重依靠群眾 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
在《分析報告》中,60.9%的被訪者認為“監督機制不完善” 是制約干部改進工作作風的最主要因素,在所列多項指標中位居第一。
紀檢監察機關要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僅依靠自身力量“單兵作戰還不夠”,還需要利用人民群眾的“火眼金睛”來監督,讓違紀違規行為無所遁形。孫運峰表示,要暢通監督渠道,加強監督舉報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基層信訪網絡體系,及時收集、受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確保群眾能多途徑對作風領域問題進行監督和舉報。
日前,省監察廳建立了監督舉報平臺,群眾可通過12388舉報網站、電話等多種形式舉報身邊違法違紀行為。
鄭州市紀委黨風政風室負責人李同堂說,黨員干部作風方面的很多問題存在已久,積習難改,一些黨員干部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識不深刻、落實不到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此,按照省紀委的統一安排部署,鄭州今年要挑一些所謂的強勢單位和公務部門,安排人員對賬目進行審計。對于典型的案件要曝光。“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才能防止老問題反彈、堵住新問題苗頭,減少和杜絕“四風”問題。”李同堂說。
在8325名問卷調查被訪者中,68.2%的被訪者認為當前慢作為、辦事拖延、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問題最為突出,比例遠高于“吃拿卡要”、“四難”、“亂作為”等問題。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認為,要綜合分析群眾信訪舉報、政風行風滿意度調查等情況,針對作風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多頻次、快節奏,重點檢查節點化、常態化,社會監督不限時間、地點,對四風問題現行就查、露頭就打。嚴肅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違紀違規問題堅決,堅決糾正不正之風。
此外,省紀委將推進作風建設巡視巡察常態化。持續開展作風建設常規巡視,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主要任務,著力發現黨員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此,蘭州市委決定在年底開展以“好事為什么沒辦好、服務為什么不滿意”為主題的評議活動,即“雙為一評”。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整治“四風”新變種必須持續發力,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結合起來,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打贏作風建設持久戰,走好新時代作風建設之路。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對領導干部來說任重道遠,既要模范帶頭、身體力行,當好新時代的“頭雁”,更要在“率”字上抓好每一個環節、末端的落實,切實以良好的作風、奮發有為的姿態,肩負起時代重托,方能無愧于歷史擔當。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對于紀檢監察干部來說,踐行“講忠誠、守紀律、做標桿”,就要強化本領、提升認識、敢于擔當、廉潔奉公,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帶好頭、做表率,用實際行動不斷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再上新臺階。
作風建設是一項持久戰,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要真正抓好作風建設,不僅要建立機制制度,而且要打牢思想根基。只有廣大干部在思想上警醒起來,在行動上自覺起來,動真格來實招,讓自己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有一個大的轉變,根除作風陋習才有希望。
近年來,為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全國各地都在探尋新方式、新途徑,比如電視問政、報紙問政、網絡問政、微博問政熱潮的興起,這些方式對推進地方作風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就是要端正黨員領導干部和黨的各級組織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和學風、文風、會風,樹立與黨的性質、宗旨相適應的良好風尚。
優良作風都是社會發展壯大的“助推劑”,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揚善扶正。無論是在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還是在激情奔涌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對作風建設問題歷來十分重視。
規定再多再好,不落實、假落實都是虛空,稍一松勁就會前功盡棄,反彈就會變本加厲,這是歷史的教訓。
好作風是帶出來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在作風建設上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全省“十三五”宏偉藍圖的實現提供堅實的作風保障。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踐行“三嚴三實”情況,討論研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措施。
一直以來,實踐證明黨的作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必須要引起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
改革攻堅克難,干部重任在肩。當此兩會共商改革發展大計之時,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黨的作風建設是永恒的課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