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院“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即將開展
映象網快訊(記者 駱瓊 實習生 李晉鐸 文/圖)三年潛心探索,河南博物院的一個重頭戲終于要和大家見面了。據悉,“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將于12月1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3個月。
該展覽是河南博物院經全力籌備的創新型文化品牌,將成為河南博物院一張新的名片。按照“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的整體規劃,本屆雙年展將同時推出一個主體展,三個平行展,及國際陶瓷電影周、國際陶瓷高端論壇和諸多社會教育參與活動。
由頂尖團隊傾力打造
據悉,“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由河南博物院主辦,國際陶藝學會(IAC)、中央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共同支持,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物局指導。
本次展覽是河南博物院所極力打造的一個聯系中、外,貫通古、今,延伸未來。它將為觀眾提供一次領域當代國際陶藝發展水平的機會,搭建起中、外陶藝家及相關企業的交流學習平臺,開創中國傳統博物館發展的新領域,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推動當地陶瓷產業創新發展。
其中,主體展“Cont(r)act Earth(英文名)”(“黏土之約”中文名)展覽,通過國際招標形式,確定了一名法國藝術史學家為策展人,邀請42位(組)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陶藝家作品參展。
還有很多一級棒的平行展覽等著你
三年潛心的探索可不僅僅只有這些,據了解,在“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開展同時,還有三個平行展覽。
平行展之一,“前世今生——五大名窯古代精品及當代創新展”,將展現由國內10家知名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共同提供的五大名窯汝、鈞、官、哥、定窯的傳世精品及考古發掘品,并對比展出當代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創作的五大名窯的代表性作品,共計100多件展品。
平行展之二,“馬約里卡千年陶瓷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典藏”展覽。該展覽精選了意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館藏的,公元10世紀至20世紀的陶瓷珍品140余件,講述了意大利的陶瓷故事,反映了馬約里卡陶藝歷史、文化內涵及工藝變革。
平行展之三,“器物的未來——當代生活陶藝展”,將展示當代陶藝家創造的精美、獨特、時尚的生活陶藝器物70多組,旨在彰顯匠人精神,表達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觀念,表現陶瓷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及帶給大眾愉悅的審美享受,引導我們進入典雅生活和詩意的未來。
展覽還延伸至高端論壇、影視作品
此外,此次展覽還包括了國際陶瓷高端論壇,它圍繞“陶瓷+”、“陶瓷與文化”、“陶瓷與經濟”等主題,通過主題報告、圓桌討論,自由展示等形式,搭建起中外藝術家,學者、媒體及陶瓷愛好者和產業相關人員的對話,交流、學習平臺,共同探討當代及陶瓷藝術新觀點、新工藝、新發展。
而國際陶瓷電影周采取與河南電影電視制作集團合作的方式,選擇了近二十部國內外與陶瓷相關的影視作品,12月12日至22日將在河南博物院多功能廳播放。
同時,陶瓷社會教育活動,將分為院內歷史教室和院外活動兩套體系,與學校、社區密切聯系,力圖在“雙年展”展期內掀起,“密切關注、主動參與、自發創作”的以“陶瓷”為話題的高潮。
這幾天鄭州很多地方都是灰蒙蒙的,不過,記者在鄭州農業路航拍時發現了一件“五彩外衣”,煞是醒目。
1月25日,記者從河南博物院獲悉,盡管遭遇農業路修路和主展館封閉維修等實際困難,但河南博物院的展覽不僅不會停,反而更加豐富。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是中華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有20多個王朝建都或遷都于此,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14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
昨天起,河南省博物院主展館的5000多件文物走上了浩浩蕩蕩的搬遷之路,這也是6年來河南博物院最大規模的一次文物動遷。
7月7日,記者從河南博物院獲悉,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將閉館,對主展館實施維修,預計工期18個月。與此同時,西配樓一樓臨時展廳舉辦“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于同天免費對外開放。
7月7日,記者從河南博物院獲悉,從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將閉館進行維修,工期預計18個月。
由魅力881河南第一音樂廣播獨家廣播媒體支持,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傾情演出的《上元燈月》情境古樂劇,將于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十七(2015年3月5號、6號、7號)元宵佳節期間和您相約河南博物院。
望著興奮的孩子們,一直負責“歷史教室”的河南博物院外聯科科長劉璐感慨地說:“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從單一到多元,‘歷史教室’5年的成長實在不易。“陳列展覽的延伸、互動教育的平臺”是河南博物院打造“歷史教室”的宗旨。
1月26日,參觀者在河南博物院舉辦的旗袍與時裝藝術展上欣賞旗袍展品。當日,“百年風尚——旗袍與時裝藝術展”在河南博物院對公眾免費開放。
1月6日,在河南博物院2015新聞項目評審會期間,河南博物院最神秘、最重要的地方——文物庫向省會媒體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記者也有幸親手觸摸了距今3000多年的歷史遺存。忙碌的空隙,東莞展覽館策劃部主任王飛對記者說,此次文物點交是與河南博物院合作,要在東莞舉辦《禮樂之邦——夏商周文物展》。
屬國家一級文物,價值超過2億元。
戴上白手套,記者小心翼翼地捧起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角(左圖)。1月6日,在河南博物院2015新聞項目評審會期間,河南博物院最神秘、最重要的地方——文物庫向省會媒體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記者也有幸親手觸摸了距今3000多年的歷史遺存。
昨晚,鄭州,當很多人早早進入夢鄉的時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卻燈火通明,正在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文物搬遷。
以展示中國秦漢時期以及塞浦路斯羅馬帝國時期社會風貌的《中塞文化對話展》近日在塞浦路斯利馬索爾考古博物館精彩亮相,并持續展出的今年12月14日。